hoka one one

Posts Tagged ‘ 英國

霸王級寒流來襲,氣象局三分鐘影片讓你理解何謂「北極振盪」

Screen Capture 2016-01-23 12.03.12 PM

不是說今年是暖冬嗎,那麼這兩天為什麼這麼冷?氣象局預報中心在前兩天發佈了一段三分鐘的影片,以動畫來說明這次的寒流是由於「北極振盪」出現負值所造成的現象,用淺顯易懂的動畫讓人們瞭解。

何謂「北極振盪」?在影片中提到,冬天的寒帶北極圈常刮起寒風,南下入侵溫帶地區,但是幸好有環繞北極的「極鋒噴流」,即極區附近風速最強勁的氣流,將北極的寒風牢牢鎖在極區內,使得極區內的天氣更加酷寒,反之溫帶地區則是維持溫暖,稱為「正北極振盪」。

不過,「極鋒噴流」也有減弱、變形的時候,此時北極寒風就會南下,稱為「負北極振盪」。當「負北極振盪」發生時,溫帶地區受到北極寒風的影響就會變冷。只是,由於台灣地處的區域位於雅熱帶與熱帶之間,受到的影響不大。只是這次就不幸被掃到。

c8de8cf09313322683fb029066a6bc78

「北極振盪」曾在 2010 年橫掃北半球的溫帶地區,當時歐美溫度急遽下降,美國山區降到零下 10 幾度,日本北海道也積雪成災,不僅陸空交通受阻,還導致關東與東北上萬戶停電。當時英國媒體還曾以「迷你冰河期」作為標題。

此外,這次的低溫,並不是台灣最冷的一次。根據記錄,從1960年以來,最冷的紀錄是1963年,當年1月27日,台中零下0.7℃,同日新竹零下0.1℃,而在那一年的1月28日,台北零下0.1℃。

紐約鬧市設自慰亭

男士工作壓力大,除與三五知己飲酒消遣,或與友人相約打機外,自慰或許是男性釋放壓力的另類途徑。英國一所性玩具公司近日玩大解放,在美國紐約設立全球首個免費的公眾自慰亭,讓男士可隨時自行釋壓。

這個名為GuyFi的自慰亭,設於紐約第五大道及第二十八街,據指內有一張椅子、一部手提電腦,亭外有一幅黑布簾遮掩,保障用家私隱。

該性玩具公司始創人劉易斯指,辦公室工作令人疲累,希望紐約的男士可利用這點空間,做自己喜歡的事,釋放壓力。他強調於公眾地方自慰屬違法行為,不鼓勵用戶真的在亭內自慰。

紐約四成男士曾工作時自瀆

早前有調查發現近四成紐約男士曾在工作期間自慰,此前衞構思或許正是應此趨勢而生,網民卻不太喜愛自慰亭。有人嘲諷:「一個只可以容納一個人、布滿精液的盒子座落在大街之上。」也有人指:「以前的人相信男人自慰太多,會喪失生命力,若現代人也是這樣想就好了。負責清潔的人士真可憐。」

石內卜阿倫歷文逝世

阿倫歷文飾演石內卜一角,深入民心。

阿倫歷文飾演石內卜一角,深入民心。,阿倫在80年代經典動作片《虎膽龍威》(Die Hard)中的恐怖分子首領Hans Gruber角色亦令影迷留下深刻印象。

除石內卜一角外

憑《哈利波特》(Harry Potter)中霍格華茲魔法學院教授「石內卜」一角而走紅的英國著名男星阿倫歷文(Alan Rickman)於英國時間昨日因癌病離世,享年69歲。阿倫的家人發聲明指演員與導演於一身的阿倫因癌症死亡,他在家人及朋友陪伴下離去。截稿前《哈》片的作者羅林(J.K. Rowling)及三大主角「哈利波特」丹尼爾烈格夫(Daniel Radcliffe)、「妙麗」愛瑪沃森(Emma Watson)及「榮恩」路拔格連(Rupert Grint)均對阿倫離世未有回應。

“荒野求生”奥巴马真人秀自曝

奥巴马荒野求生真人秀

奥巴马荒野求生真人秀


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和英國野外生存專家貝爾·格里爾斯在阿拉斯加州“荒野求生”的節目17日晚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播出。

奧巴馬在“貝爺”帶領下,喝野花做的茶,吃被熊啃過的鮭魚,談論做父親的感受,討論氣候變化議題,講述貝爺喝尿的經歷和遠離平凡人生活的各種挑戰。

據了解,《荒野求生》是美國探索頻道製作的一檔真人秀電視節目,由原英國特種空勤團(SAS)士兵、冒險家貝爾主持。每一集,貝爾會將自己置於一處野外目的地,利用野外生存技巧設法逃離險境。

作為美國總統​​,其安全問題必然是最高等級。隨著奧巴馬來到阿拉斯加,伴隨兩人的還有50名美國特工、一名總統“御用”試吃員、直升機和狙擊手。
而在此次節目錄製中,奧巴馬也相當“入戲”,根本沒有讓試吃員試吃,和貝爾共用一個瓶子喝水。他們倆一起點篝火、吃野果。

奧巴馬在節目中爆料,因為安保原因,他平時不能使用智能手機。於是他用一名工作人員的手機愉快自拍,過足了癮。

另外,在同貝爺聊天時,奧巴馬談到他有點“懼內”。當“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對他生氣時,是他最害怕的時候,不過還沒到“恐懼”的地步。

在談到此次節目錄製時,貝爾希望這次旅程能讓奧巴馬快樂,並感悟道:“不管是誰,每個人都得一條腿一條腿地穿褲子。”

 

3姊妹被繼父性侵洗腦以為是自己的錯

別人以為她們成長於幸福的中產家庭,誰也沒想到她們竟長年遭受到繼父的毒打和性侵。英國肯特郡32歲女子維多利亞羅克斯(Victoria Rorks),與30歲的麗貝卡(Rebecca)和29歲的喬治娜(Georgina)三姐妹,捱過悲慘童年,至去年才敢挺身而出,指證繼父的獸行,不料獸父卻在不久前畏罪自殺。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三姐妹的血淚自述。麗貝卡說:「我們眼睛瘀黑、嘴唇腫脹、鼻破血流,腿上留下他用鞭子毒打我們的痕跡,但我們以為是自己做錯。」麗貝卡憶述繼父法利(Victor Farley)向她們身心施虐的經過,「法利常說我們是壞孩子,而且鄰居也這麼認為,他讓我們覺得自己是應該被打」。

除了毒打,法利甚至先後性侵三姐妹,喬治娜受害時只有8歲,麗貝卡亦在11歲時慘遭強暴,獸行常在洗澡時發生,「我們以為每個家長都會在洗澡時向孩子做這些事,不知道是錯的」。

曾有朋友的家長察覺三姐妹情況有異,向社會福利部門求助,但喪心病狂的法利卻威逼三姐妹在十多次的社工探訪中,隱瞞他的獸行,「法利站在我身後,手搭着我肩膀,看似親情洋溢,但我感到他是在警告我,若不依他指示就會有後果」。結果,三姐妹每次都會說是打架或從椅上墜地,掩飾身上的傷痕。

不斷遭到蹂躪的三姐妹,長大後終於忍無可忍,先後在16或17歲時離家出走。隱忍多年後,三人在去年5月決定控告獸父,法利在兩個月前被控16項虐兒罪,以為可以沉怨得雪,法利卻在本月初出庭前,在家門外的樹上自縊身亡,三姐妹不禁百感交集。她們決定公開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警惕世人在看似幸福的家庭背後,可能埋藏着不為人知的悲劇。

 

世界最大黑客組織“匿名者”對IS宣戰:等著瞧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巴黎恐怖襲擊發生後,全世界對恐怖分子齊聲討伐,而全球最大的黑客組織“匿名者”也對“伊斯蘭國(IS)”宣戰。

據英國《每日郵報》15日報導,國際黑客組織“匿名者”當天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傳視頻,向IS宣戰。視頻中,帶著標誌性的“V字仇殺隊”面具的“匿名者”組織發言人用法語說,他們站在人類團結的立場上,不會忘記也不會原諒IS的行為。 “全球的’匿名者’都會把你們揪出來。你們應該知道我們會找到你們,不會放過你們。”這名發言人向IS發出警告,“我們將對你們發動的作戰行動會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網絡攻擊!等著瞧吧。”

這不是“匿名者”組織首度威脅IS,就在法國《查理周刊》雜誌社1月初遭遇恐怖襲擊後,該組織也在推特上發布視頻對IS宣戰,並號召全球黑客共同抵制IS在網絡空間的宣傳。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匿名者”發言人在視頻中說,“我們會追捕你們,黑掉你們的網站、賬戶、郵件,暴露你們的身份。”

據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報導,“匿名者”聲稱,自從對IS發動互聯網戰爭以來,他們已經關閉了149個有關IS的網站、超過10萬個與IS有關的推特賬號,並刪除了約5900部IS宣傳視頻。

“匿名者”是一個體系鬆散但規模龐大的國際黑客組織,黑客們大多出於對計算機的熱愛加入其中。 《外交政策》雜誌稱,從2005年開始,該組織開始發動有組織的隨機性黑客行動,名聲逐漸變大。據報導,該組織一直在網絡上與IS抗衡,除對IS相關網站和賬戶進行攻擊外,也通過網絡進行間諜與情報收集活動,曾向美國情報部門發送過包括IS恐怖分子位置在內的許多信息。前美國中情局局長大衛·彼得雷烏斯稱這些情報“對於反恐十分有價值。”

V煞大遊行

  英國倫敦街頭爆發激戰,大批民眾響應黑客組織「匿名者」(Anonymous)發起的號召,戴上「V煞」面具,湧上街頭參加「百萬面具大遊行」(Million Mask March)。部分示威者一度試圖衝擊白金漢宮,最終與警方爆發衝突,多名警員和示威者受傷,警方最少逮捕了50名示威者,並檢獲爆炸品和利刀等武器。本報國際組報道

  每年11月5日,是英國人的「蓋伊福克斯之夜」(Guy Fawkes Night),許多人會戴上「V煞」面具上街遊行。數千名反資本主義、反建制和無政府主義者響應「匿名者」的號召,當地時間周四晚參與「百萬面具大遊行」,提出各種訴求並表達對社會的不滿。

  放火燒警車 與警爆衝突

  示威開始時和平進行,示威者聚集在特拉法加廣場唱歌並高舉橫額,抗議政府無法代表群眾的想法。不過示威很快演變成暴力衝突,有示威者情緒激動,向在場戒備的警察投擲硬物、玻璃瓶、煙花和爆竹。

  最少拘50人 檢獲爆炸品

  示威者遊行至白金漢宮外更包圍首相府,又與警方對峙,高喊「唯一解決方法:革命」、「這是誰的街?我們的街!」等口號,有示威者更開始與警員糾纏。有人強行衝破警察路障,有人放火燃燒警車,更有示威者把騎在馬背上的警員拉下馬。當局證實,多名警員在衝突中受傷,六匹警員乘坐的馬也有不同程度擦傷。部分人更在倫敦著名的購物區牛津街一帶,摧毀商店櫥窗、盜取店舖財物,商店和百貨公司紛紛拉閘謝客,場面十分混亂。警方以違反公共秩序罪逮捕了最少50名示威者,更在部分被捕的示威者身上,搜出攻擊性武器,包括利刀、煙霧彈、漆油彈和木棍等。

  蘇格蘭場(Scotland Yard)發言人形容暴力事件「不可接受」:「警察被充滿敵意的對待,他們的人身安全在事件中受到威脅,警車被蓄意焚燒、馬匹也受到傷害。這種暴力的示威是不可接受的。」不過,一名自稱勞拉(Lola)的音樂家也參與了示威,她認為警方在刻意抹黑示威者:「那些暴力的抗議者只是少數,我們這些和平的示威者才是多數。可是警方只關注1%製造衝突的的人,這其實是在混淆視聽,無益於解決社會問題。」

  除了倫敦,當日在美國華盛頓、德國柏林和日本東京等大城市,都有人戴面具,參與這次示威活動。倫敦的場面最為失控,市區交通還一度因此癱瘓。「匿名者」去年同樣發動過類似的抗爭行動,一樣爆發衝突。警方今年已經作好準備,部署大批警員戒備,但仍無法制止流血事件的發生。

BBC前記者滯土國 機場離奇上吊亡

英國廣播公司前記者薩頓過去曾在多個人道組織和聯合國機構任職。

英國廣播公司(BBC)前記者薩頓在土耳其機場洗手間離奇死亡,土國警方指她是因為錯過班機而自縊。但這項說法引發薩頓諸多好友的質疑,他們說,薩頓很強悍,不可能自尋短見,聲稱她可能遭人謀殺,要求當局緊急調查。薩頓死前是一個非政府組織駐伊拉克的主任,該組織在戰區訓練和支援記者。她的前任五個月前才在伊拉克被汽車炸彈炸死。

  五十歲的薩頓(Jacky Sutton)從倫敦希斯路機場出發,上周六抵達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阿塔蒂爾克機場,但據稱錯過前往伊拉克埃爾比勒的飛機。

土耳其傳媒報道,航空人員告訴她必須買一張新機票後,她似乎很受挫。後來三名俄羅斯乘客在洗手間發現她已斷氣。但她的朋友和前同事認為土國警方提供的解釋說不通,要求當局調查。土耳其多安通訊社報道,薩頓把鞋帶掛在廁所門後的鈎子吊頸。

與她合作過的伊拉克記者伊萊亞斯說,薩頓「不可能」自殺,一定是有人謀殺她。伊萊亞斯也認為,她不可能會錯過班機。他說:「不,那是不可能的……我們在談的不是一個女孩。她是一個女人,一名女官員,她是一個大主管。」另一名朋友兼同事布洛伊爾也在社交網twitter表達他的疑惑:「(她是)大家遇過最強悍的女性。土耳其警方竟認為她因為錯過班機而自殺?」

薩頓過去多年來在多個人道主義組織和聯合國任職,最近在坎培拉的國立澳洲大學阿拉伯與伊斯蘭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聯合國開發計畫署一名國別主任慕克吉說,很難想像經驗豐富的旅行者薩頓自殺了。

薩頓是非政府組織戰爭與和平報道研究所(IWPR)駐伊拉克國別主任,IWPR表示對她的死訊非常震驚。IWPR在戰區訓練和支援當地記者,在薩頓之前任IWPR同一職位的 沙赫本德爾五個月前才在巴格達被汽車炸彈炸死。薩頓上周在倫敦參加沙赫本德爾的追悼會。

  IWPR行政總裁博登表示,薩頓奉獻了十年時間協助伊拉克,「她非常聰明,極有能力,能在困難的環境中自理得相當好,普遍受人喜愛。」IWPR說,薩頓預定在伊拉克討論對抗暴力極端主義的項目。她一九九八年至二○○○年在BBC世界新聞頻道工作,負責非洲和中東的報道。

火星上發現液態水

發現者:火星偵察軌道器(NASA) MRO拍攝的怪異黑色條紋被認為是由火星上的液態水形成。

藍色日落

發現者:“好奇號”火星車(NASA) 2015年4月15日拍攝,地平附近,陽光穿越火星富含塵埃的大氣最底層時生的“藍色光芒”。

以前有湖泊

拍攝者:“好奇號”火星車(NASA) 2014年8月NASA發布一批拍攝於蓋爾隕石坑的夏普山的岩石斷面圖,夏普山極有可能是數百萬年前大型河床的沉積物累積。

北極有冰

拍攝者:火星快車(ESA) 歐洲宇航局(ESA)“火星快車”探測器2005年拍攝的照片顯示,火星北極附近有一處巨大火山口,其中心地帶為一片白色冰層所覆蓋。

這將是人類第一次在另一個行星上發現液態水

當地時間28日中午,美國宇航局(NASA)舉行新聞發布會宣佈,證據顯示如今火星上存在流動的液態水。NASA稱,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提供了至今為止“最強有力證據”。這一新發現也於當天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報告稱,火星表面發現的“溝”很可能是“高濃度鹹水”流經所生的痕跡,而這項最新發現意味火星表面很可能有液態水活動。液態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

夏季出現,冬季消失

NASA方面稱,研究者利用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上的光譜成像儀,探測到了紅色星球上神秘的條紋上存在水合礦物質的存在。這些條紋隨時間變化,在溫暖的晚春形成,夏季色變深,往斜坡流動,到了秋季又消失了。NASA稱,當火星溫度超過零下23℃時,這些條紋在多處地方出現,而火星變冷時又消失。這些深色條紋寬可至5米,長過百米,最先是在2010年被發現的。

“鹽水”在火星表面流動

“我們對宇宙生命的搜索中,在火星上的探索是‘跟水走’的。現在我們有了確鑿的證據,驗證了一直以來的假設。”NASA科學任務局執行官約翰·格魯斯菲爾德,“我們可以確認水——盡管是鹽水——正在今天的火星表面流動,這是巨大的進展。”

不過昨日NASA並未展示直接的水的圖像,因為水即使存在於火星表面,也很快會蒸發。

該研究最早發現者,喬治亞理工大學的盧恩德拉·奧傑哈,軌道飛行器是火星時間下午3點採集數據的,這並非觀察火星表面水的最佳時間,因為此時的相對濕度非常低。“如果早8個小時或晚8個小時,科學家可能能看到水。”他。

而之所以能確認火星表面水的存在,主要是研究者在火星上特殊的深黑條紋地貌上發現了新鮮的水合成鹽的存在,這意味水剛剛流過。

“人類終於揭開水之謎”

對於科學家而言,已有很多證據顯示火星上存在水的跡象。40年前,科學家就發現火星有極地冰蓋,此后,科學家又陸續發現火星表面存在腐蝕的跡象,顯示可能存在過河流與海洋。

近些年,更多的信息出現。科學家發現了火星表面曾經存在水或冰川的表面痕跡,也發現過土壤中存在一些曾經有水的證據。

但至今為止,人類並未真正發現過火星或其他星球上有液態水。

也有科學家認為,即使火星曆史上曾經有過水,但因為火星引力小,大氣薄,大部分的水已蒸發入太空,而不是像向地球上一樣往表面流。

NASA火星探索項目首席科學家邁克爾·梅爾,多個飛行器,多年的努力,人類終於解開了火星上是否存在水的謎,如今可以確認地,這個寒冷,全是沙漠的行星表面,的確存在液態水。“似乎我們研究火星越多,我們也越了解生命是如何出現的,也越明白未來還需要哪些資源來支持生命。”

[小資料]

“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號(MRO)

2005年8月12日發射升空,是2005年NASA火星探測計劃之一,以前所未有的分辨率對火星進行考察。MRO還曾經拍攝到北極冰蓋附近發生雪崩的照片。

■ 釋疑

火星表面的水源在哪?

近期,以奧傑哈和其導師馬克伊恩署名的研究論文在歐洲行星間科學大會上提交,該研究確認,火星上的季節性斜波紋就是目前依然還活躍的鹽水所致。

在奧傑哈等研究者看來,這種鹽水是至關重要的,也解釋了為何液態水能夠在寒冷的火星上存在。

按照目前火星的溫度,純凈的水很快就要被蒸發,要不冰凍,然而,如果是鹽水的話,其冰點會降很多,蒸發的速度也會變慢,因此在火星上容易呈穩定狀態。

馬克伊恩等人認為,火星上的水可能來自亞表面的冰,或是鹽分從大氣中吸收的水,也可能是含水層冒上來的。

今年4月,馬克伊恩發表論文稱,火星上的土壤可以從空氣中吸收足夠的水,演變成一點點的小水坑。而今年3月,NASA也宣稱,火星可能曾經有一個類似地球大西洋的海洋,而海洋裏87%的水都蒸發掉了。

找到液態水意味有生命?

一旦確認火星目前依然存在活躍的液態水,這將是人類第一次在另一個行星上發現液態水,其意義重大。水的存在意味微生物可以在同一個環境中存在,這是生命存在的第一步。這不僅意味人類對火星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意味人類向火星移民的可能性更進了一步。

昨日NASA火星探索項目首席科學家邁克爾·梅爾也對媒體表示,因為確認了火星上現在還存在液態水,因此可以認為今天的火星至少是可能有宜居環境的。

阿爾弗雷德·馬克伊恩則表示,靠近斜波紋的地方是尋找火星曾經出現過的生命最好的地方,不過雖然發現過去生命證據很重要,要理解其生物學還是會很難,如果能發現現在還存在的生命,那提供的有效信息會多得多。

英國蘭切斯特大學的天文教授約翰·布裏吉斯對媒體表示,這個新的火星發現將給太空探索帶來新的方向,而水流的跡象可以引領人們尋找水源地,后者將可以成為尋找生命和未來人類移民任務的首要目的地。

■ 人物

最初發現者是在讀研究生

奧傑哈出生在尼泊爾,15歲去美國開始讀高中,目前在喬治亞理工大學就讀研究生,他也是首個從照片分析中發現火星上可能存在液態水的研究者。

2011年,當時還在亞利桑那大學就讀,才21歲的奧傑哈通過對火星陰影的研究,認為地下鹽水可能是引起火星上奇特的季節性斜波紋的原因,該研究當時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上,轟動一時。

奧傑哈科研依據的素材是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發來的照片。導師馬克伊恩對媒體,這些照片最早從2007年時就開始傳了過來,但因過於海量,很多都沒有被人分析,於是他建議自己的學生、主修地理物理的奧傑哈去研究這些照片中的波紋。奧傑哈使用一種計算機算法來分析這些照片,他去掉陰影、光干擾等視覺干擾元素,再辨別這些波紋的區別,最終,他發現了其存在季節變化。

奧傑哈是一個科幻迷,痴迷於玄論、多重宇宙和時間旅行,最大的願望是發明時間機器。

新京報記者 金煜

手機放胸圍致癌

英國一名患末期癌症的女子,聲稱過往貪方便經常將手機放進胸圍的習慣,是令她患乳癌的主因。
51歲的霍爾特(Wendy Holt)表示,1990年開始用手機,就愛將手機塞進胸圍,由於胸大,沒有人察覺。她說十年來每天70%時間手機是貼着肌膚。

她十年來都把手機塞進胸圍,到2012年證實患乳癌,由於沒有乳癌家族史,她認定是手機的輻射致癌。

霍爾特後來戒除手機放胸圍的習慣,一度擊退癌魔,但今年復發,並擴散到肺和淋巴系統,醫生告訴她可能過不到53歲。

她表示,縱然不能證實她的惡習致癌,但她確信手機輻射是罪魁禍首。她公開此事,希望其他與她有同樣習慣的人即時戒掉。

不過腫瘤科專家表示,過去大量研究均沒有證據顯示手機輻射會導致乳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