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ka one one

Posts Tagged ‘ 创始人

中国最漂亮的美女富豪,唯有她是最美单身富二代

纪凯婷,1990年出生于香港,拥有伦敦大学经济和金融学的学士学位。 是龙光地产董事局主席兼执行长纪海鹏的女儿,为龙光地产非执行董事,通过不同的公司及家族信托持有龙光地产85%的股权,身家合计约13亿美元(约人民币80.6亿元)。2014年,年仅24岁的纪凯婷成为全球富豪榜上最年轻的富二代,成功取代了白手起家的Facebook联合创始人达斯汀. 莫斯科维茨。

宋美遐,1982年出生,中盟世纪投资有限公司文 化产业——中盟世纪(北京)传媒公司董事、CEO 。宋美遐第一份工作是当艺人的宣传助理,当时的工资也就2000元,随后做到经纪人、后来又做电视剧、电影的宣传,之后成立了一个小团队到最后组建了一间公司。

胡敏珊从15岁开始做平面模特,2004年成功把美国的Philip Stein名表带入亚洲市场。胡敏珊是香梦地集团的幕后掌舵,从腕表至艺术精品市场,她以将各种不同新潮及时尚品牌引入到亚洲市场为使命,扩展她的代理王国。 名媛,美女,天才,女强人,慈善家, 这些单一的词都不足以涵盖胡敏珊丰富的经历。

张嘉蓉,女,毕业于多伦多大学。企业家。先后担任上海东方魅力集团经理、美女总裁。19岁时,开始拍摄广告。29岁时,就担任了东方魅力集团的总裁。

吴艳,女,1981年生,现任汉鼎股份董事长、宇佑传媒董事长。2015年,吴艳身家8.6亿美元居亚洲十大年轻富豪第七名。

Tod’s老板排除出售可能性 或将向Tod’s转让Roger Vivier

随着退休年纪的临近,意大利奢侈品集团Tod’s SpA 创始人主席及联合首席执行官Diego Della Valle 可能出售家族业务的传闻再度甚嚣尘上,不过他否认有这样的计划。

在LVMH Moët Hennessy Louis Vuitton 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于Tod’s SpA 2000年11月IPO 时购入了3.5%股权以及Della Valle 兄弟于2011年配售10%股份后,Della Valle 家族目前持有约57%的Tod’s SpA 股份。

今年以来市场不断猜测Tod’s SpA 将成为LVMH 等奢侈品集团等潜在买家的收购目标。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今年61岁的Diego Della Valle 表示自己从来都不是“卖家”,并透露与LVMH 主席兼首席执行官Bernard Arnault 见面时谈论美食、艺术之余也会谈及工作,但Bernard Arnault 和他一样,都是“买家”。Diego Della Valle 在2002年获任命出任LVMH 集团董事局成员。

不过Diego Della Valle 不排除会向Tod’s SpA 出售奢侈鞋履品牌Roger Vivier。Tod’s SpA 目前只是Roger Vivier 的生产和分销商,该品牌2003年被Della Valle 家族旗下的私人控股公司收购,2011年Tod’s SpA 和Roger Vivier 续签代理合约时曾试图进行收购,但当时Diego Della Valle 拒绝出售,双方当前的合约将于2016年到期。Tod’s SpA 首席财务官Emilio Macellari 2014年曾提及会在今年下半年重启对Roger Vivier 的收购。

虽然受到极度疲软的大中华区市场(销售恒定汇率-12.6%)严重冲击,但Tod’s SpA 在最近的二季度得到显着改善(实际汇率增15%),推动上半年业绩超越市场预期:净销售同比增长7.9%至5.153亿欧元,好过市场期望的5.005亿欧元,恒定汇率下增幅1.9%;核心盈利EBITDA 1.030亿欧元也优于市场预测的9,550万欧元。集团首席财务官Emilio Macellari 表示有信心达到全年销售增速和EBITDA 可分别达到市场预期的5.4%和2亿欧元。

Diego Della Valle 表示中国奢侈品市场的重新校正属于意料之内,并认为矫正只会维持很短的时间,中国“仍将会是世界最大市场”。

Tod’s SpA周三尾盘报80.25欧元,微涨0.75%,该股2015年迄今累计上涨11.4%。

範氏途說:京東的虧損和互聯網燒錢

京东的创始人刘强东,是同级的人大校友,即使这几年见过他本人的同学不多,也挡不住他经常成为同学圈的热点话题。昨天就看到某同学朋友圈转发京东财报巨亏90多亿的媒体评论,文章质疑京东不知道是在挖金矿还是在掘坟墓,该同学感慨说“站得高不一定望的远,但确实可以摔得狠”。看来,刘强东不只是某些排行榜上可以进中国前十的富豪,作为一家持续巨亏企业的老板,还经常被不少人视为一个“傻大笨粗”的倒霉孩子。

看到京东多年持续亏损的财报,就认为刘强东是倒霉孩子的人,估计是缺乏企业财务和金融的相关知识,也缺乏对互联网企业烧钱逻辑的认知。京东是经过多轮巨额融资后到美国上市的,相信那些投资人和股市上购买京东股票的人,都不是傻子,而是精于计算的金融师,他们之所以敢于跟着越做亏损越大的京东商城玩,并给出3、4百亿美金的估值,就是看好京东总有赚大钱的那一天。

其实,道理很简单。首先,虽然京东商城貌似近几年来,每年的财务报表上都在亏,并且是从几亿到近百亿的巨亏,但是,东哥和他的京东商城,这几年拳打脚踢融到了大把的现金,有钱心不慌,有现金流,公司就能持续下去;其次,京东的交易额和营收,一年已是4、5千亿的交易额盘子,近2千亿的营收规模,而且这个数字还一直在高速增长,几亿、几十亿亏损看似天量,相比这种营收数字,也就是一、两个百分点的事而已,要知道,对于京东这种不断增长的营收规模,一旦扭亏为盈,赚一、两个百分点,也是天量的盈利。我相信,这个时间不会太遥远,对于刘强东和京东来说,这几乎是可以控制的节奏。所以,一看到京东“巨”亏,就认为刘强东日子不好过,反倒是有点同情心泛滥、杞人忧天了。估计东哥和奶茶妹妹,每天开心着呢。

实际上,“烧钱”一直是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常见现象。记得十几年前我还在媒体做记者的时候,媒体人谈论最多的是纳斯达克泡沫破裂和互联网公司的冬天,整天担忧新浪、搜狐们何时能够盈利。那时新浪每个季度的亏损是3000万元美金左右,也是巨亏啊,而后新浪上市融资了4亿美元,即便不发展,也能亏3、4年。后来,2002年底,新浪就宣布盈利了。类似的还有优酷,几年前优酷上市甚至至今都是亏损,不过他们手握大把现金,不加快投入发展,怎么能跑在对手前面率先占领市场呢?

企业如果能对未来一定时期的发展目标清楚,现金流足够支持,通过“烧钱”用钱换争夺市场的时间,不仅没错,而且是必须的。不然,发展就可能被对手们抢先,甚至错过时间的窗口。因为从市场格局来说,互联网跟传统做饭馆生意不同,饭馆基本上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只要有特色、位置好、有价格优势,什么时候开饭馆都不会晚;但互联网的某一市场,因为网络效应和锁定效应,一旦相对成熟,往往会形成自然垄断或寡头垄断市场,领先者的优势巨大,该花钱的时候舍不得花钱或是没钱花,错过时机,再进入的代价可能会难以想象。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搜索引擎、微信现在非常赚钱,但在百度、腾讯之后,又有多少公司能再去玩类似产品呢?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烧钱,都是对的,至少得对市场和竞争格局有相对准确的预判分析,对能够掌握的现金或持续获得融资的形势,有相对准确的计算。如果中了太多创业神话的毒,认为创个业就能有人给投资,花起钱来“傻大笨粗”,太容易成为“先烈”了。我觉得,对众多创业者来说,能成为下一个刘强东的概率,应该是小于百万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