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ka one one

Posts Tagged ‘ 專家

TikTok「床上擺爛」成年輕人風潮 專家警告:超過2天要注意是否精神健康出問題

假日只想躺在床上「hea」一整天、甚麽都不做嗎?TikTok近期掀起一股「床上擺爛」(bed rotting)風潮,年輕網民紛紛上傳自己長時間待在床上玩手機或電腦、看電視、吃零食或休息的影片,展現在繁忙生活裡如何放鬆身心。然而,有專家警告若如此擺爛超過一兩天,可能是出現精神健康問題的警號,亦可能影響睡眠質素。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TikTok這股年輕人「床上擺爛」風潮。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助理教授戈爾德(Jessica Gold)解釋,人們一般放假休息,仍可能參與娛樂活動或與親友聚會,但「床上擺爛」的行為「更沒有活力,活動更少」。

TikTok|專家:可能是精神健康警號

她警告,若賴在床上超過一至兩天,可能是精神健康出問題的警號,「有整天在床上擺爛的衝動,尤其出現得愈來愈頻繁時,可能不只是單純想補眠或需要一天無所事事,而是想逃避清醒時的感受、壓力和痛苦」,而此類行為與抑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疾病的症狀有關。

但戈爾德亦認為,如果有需要,在床上「hea」一段時間亦無妨,「只要你知道為甚麼這樣做,也使用其他應對(負面情緒)的技巧便可」。

ADVERTISEMENT

專家認為,如果有需要,在床上「擺爛」一段時間亦無妨,「只要你知道為甚麼這樣做」。(互聯網)

TikTok|專家:要避免在床上hea太久

紐約愛因斯坦醫學院的精神醫學與行為科學教授雷戈(Simon A. Rego)亦指出,放慢生活腳步,可以達到充電、恢復活力、重新振作的效果,但應取得平衡,待在床上太久,可能擾亂情緒並增加壓力,「即使頽廢會令人愉快,但要保持警惕,避免待得太久」。戈爾德亦指出,「床上擺爛」可導致人們自我隔離、忽略自身感受,也可能令人們不願參與有益身心的活動。

TikTok|不要跟風「擺爛」

對於網民在TikTok上跟風擺爛,戈爾德建議,不必要模仿他人的消閒活動,因為一個人的喜好可能是另一人的「災難」,可按照自身喜好,培養與朋友出遊、做運動或冥想等嗜好。如果不願出門,可在家裡看書或雜誌,好過看電視。

若不確定自己「床上擺爛」的原因、或精神健康是否已出問題,戈爾德建議,可尋求專業治療,從中可學習處理情緒的技巧、了解擺爛的原因等。

網民在TikTok上傳「床上擺爛」影片。(互聯網)

TikTok|專家提出改善睡眠質素建議

除了精神健康,長時間賴在床上也可能影響睡眠質素。鹽湖城猶他大學家庭與預防醫學副教授巴倫(Kelly Glazer Baron)指出,床鋪應是只用來睡覺或與伴侶親熱,不是在上面看電視、工作或吃東西。

她建議,若上床後30分鐘內仍未能入睡,或晚上突然醒來,超過20分鐘後仍未能睡著,就應該下床;如果想放鬆,可坐在梳化或舒適的椅子上,而不是長時間躺在床上。她並建議,如果疲倦影響到工作、社交生活或其他重要活動,便應尋求醫生協助。

中國單方面「善意與克制」時代結束了︱專家有話說

大家好,歡迎來到本期逸語道破。今天討論一下最近的熱點問題,我國基於國家安全,對兩種稀有的半導體材料,鎵和鍺進行了出口管制。我國曾在稀土領域有類似的舉措,這次的舉措和之前有何區別?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作者為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沈逸

這次,中國給出了詳細的管制說明、管制類目,且管制對象鎵和鍺是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具有產能優勢的材料。這兩種材料用途廣泛,不僅涉及民用,還涉及軍用。本次的出口管制所具有的重要意涵,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

第一,這是2018年美國啟動對華關稅戰以來,中方在一定程度上對標美國制裁、長臂管轄的政策工具,所進行的正式反制。本次出口管制,在產業鏈上真正動用了中國的比較優勢,將中國在全球產業鏈的優勢武器化。

第二,目前看來,本次出口管制的效果清晰顯著。美國商務部罕見地在新聞稿中對此喊出了堅決反對,這傳遞的信息是,本次管制擊中了美國的薄弱環節。

這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和理解中美戰略博弈競爭的特點。所謂的產業「卡脖子」,或高技術領域「卡脖子」,究竟卡在什麼地方?對於歐美國家來說,在生產技術方面,這兩種半導體材料的製造並不存在問題,但是競爭是要求以穩定產能持續供應,雙方競爭的是不同的國家在關鍵節點上的不可替代性。

對於中國來說,只要確保從現在開始,到可預見的未來,歐美國家無法在實體利益大量受損之前,迅速實現可替代性的產能以代替中國的產出,那麼這種制裁作為武器就是有效的。反之,如果在很短的時間內,歐美就達成了替代性能力,那麼中國的反制措施就失效了。

這個邏輯在天然氣方面已經有案例。去年,北溪(Nord Stream)管道被炸毀。在俄烏衝突的背景下,考慮到歐洲對天然氣的高度依賴,俄羅斯將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作為施壓手段成為可能。

但是在北溪管道被炸毀之後,另一條波羅的海管道(Baltic Pipe)就立刻投入了運行。這條管道從丹麥方向,經過挪威到波蘭,把原來5條管道拼成一起,構建了一個系統,能夠把北海的天然氣運到波蘭,再從波蘭向歐洲進行分發。新管道的體量大致是被炸毀的北溪管道運送量的87%,基本上可以實現同量替代。

由此帶來的結果是,歐洲事實上沒有因為北溪管道被炸毀,而遭遇天然氣供應短缺。相反,它得以近乎永久性地斷絕了俄羅斯跟德國的強化天然氣能源合作。北溪管道被炸毀,反而提升了德國在天然氣領域的權力以及在歐洲事務的影響力,德國一躍成為中歐的天然氣樞紐。這就是能源制裁作為一種武器及其被中立化的經典案例。

如果歐美要對這兩種半導體原材料等效替代,需要從原材料的處理到初級產品的提煉,以經濟上可承受的成本在短期內建立完整產業體系。換言之,歐美需要有相應的關鍵基礎設施能力,需要有大規模替代型戰略產業建設的政策能力,能夠實現與中國同樣穩定的產能,替代中國向全球輸出。如果歐美能夠做到,就可以有效對沖中國制裁;如果歐美做不到,就會感受到中國制裁的威力。

從目前情況來看,雖然管制還未完全生效,但中國本次制裁所形成的心理衝擊和戰略震懾,效果清晰直接。這兩種材料在先進半導體工業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在全球產業鏈實踐當中,中國是關鍵性實踐節點。如果制裁一旦生效,擾亂全球產業鏈所帶來的衝擊和影響,對於從業者而言非常清晰。這可以視作中美戰略博弈進入到新階段的重大標誌。

第三,制裁的時間節點。中國宣布採取反制措施,時間節點放在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對中國進行訪問之前。在過去的中美戰略博弈中,形成了某種顯著套路或風格,中美雙方各有特點。

中方溫和、理性、克制,堅定捍衛自身國家利益。但實事求是地說,中方在實質性措施落實較少。尤其是當雙方重要官員即將會晤,通過磋商解決雙方共同問題時,中方一般傾向於為會談塑造良性友好的氛圍。而美方長期採取咄咄逼人的態度,且非常擅長通過運用制裁、長臂管轄等形式,在談判開始之先前製造籌碼,例如增加制裁清單名單中的項目,再以此作為要挾,迫使中方在談判中作出讓步,以實現進取型收益。

客觀理性地分析,本質上,中美間的大國戰略博弈是由雙方的實力對比所決定的。處於優勢地位的美國可以使用這種方式,這也是其實力優勢的體現。

但是長期以來,美方形成了習慣,卻忽略了一個現實:中美之間的實力對比早已超過了原先的節點。中方不是沒有籌碼,而是為了表現誠意和善意,一直在籌碼策略上表現出克制和審慎。

從博弈的角度上,中國嘗試發送訊號,希望美方能夠感受到中國的善意和審慎,從而以同等的善意進行回應。但是很顯然,美方的回應讓中方感到失望。這種失望同時意味着,從美方的角度,中方給出善意的策略沒有取得效果。

圖為2023年4月3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官兵在第十七次軍營開放活動上進行「刺殺」課目展示。(新華社)

圖為2023年4月3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官兵在第十七次軍營開放活動上進行「刺殺」課目展示。(新華社)

如果策略失效,不及預期,那麼中國作為理性的國家行為體,會換一種策略。中國有充分的實力,擁有相應的籌碼,為什麼不加以使用?這次,中方作出了自己的選擇。有人說,這對中美關係不利;有人說,在未來,這可能會使中國陷於更大的被動。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種博弈策略的選擇都不太可能實現零成本。過去,中方充分展示善意、克制,從而產生的近乎零成本的博弈狀態是一種特殊場景下的產物。現在,中方進行反制,某種意義上使得中美之間的博弈模式趨向正常化,回到博弈策略中經典的「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狀態。

從理性的角度分析,你去考慮雙方的「福利計算」,這樣針尖對麥芒的緊張局勢意味着福利的損失,但要實現共同利益不應該由中方單方面的克制和審慎完成,必須是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所以這是一個令人感到遺憾的結果。這是美方長期無視中國的審慎克制和善意,持續進逼,不尊重中方核心利益,不尊重中方合理利益關切的負面後果。

在此過程中,必須明確幾個基本認識:第一,對中國來說,不存在無損推動美國改變博弈策略的選項,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這是理性的選擇。第二,應該對中國的制度優勢有充分信心。中國的制度優勢在於有效控制對於利益的客觀判斷,以及對於策略的堅定選擇。

從美國國家利益的角度出發,當前中美關係陷入對抗,偏離正常軌道發展,對美國真的有利嗎?誰能夠從中獲利?美國政客從中也許會獲取自身的短期政治收益,但並不是國家利益。如果美國策略想要收穫國家利益,只可能是由於當中國面對美國進逼時,像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日本那樣放棄抵抗,全盤接受美國的要求。但這不可能出現。

因此,中方越早給出明確反饋,越早讓美國意識到,錯誤的策略選擇對美國造成了直接利益受損,對美國來說,也是一件好事。美方早日認識到錯誤,做出正確戰略選擇,這對中美關係的長遠發展都是一件好事。在此過程中,中美雙方所支出的代價,那些原本不必遭受的損失,應該由那些為了一己之私,損害中美戰略關係的美國政客承擔責任,而不應該錯誤地將責任歸咎到正當防衛的中方。

第三,總體而言,大國的戰略博弈是漫長的馬拉松式進程,具有持久性、複雜性、艱巨性。中方最理想化的預期是,美方能夠理性、務實,願意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願意站在美國國家長遠利益的角度,美國政治人物願意為此承擔相應責任,以正確方式尊重中國的合理利益關切,調整美國政策,正確識別美國國內問題產生的根源,通過國內的重大結構性變革,解決問題根源,緩解自身矛盾。

但這種預期,有實現的可能嗎?目前來看,除非中方能夠進行有效反制,否則僅憑善的期待,預期美國做出讓步,是一種被事實反覆否定的、過於理想化、無法實現的美好願望。這個時候,就不應該過度沉溺於美好願望,應該面對現實。

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2023年7月8日在北京會晤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Reuters)

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2023年7月8日在北京會晤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Reuters)

美國財長耶倫此次對華訪問,存在兩個細節。第一,在機場上仍然沒有鋪設紅地氈,只有地上的紅線,這是對於中美關係在現實中具象化的體現。其次,不應對本次耶倫訪華抱有過渡期望——甚至美國財政部本身對訪問也沒有抱太多希望。

從實體層面出發,今天中美關係的癥結不在於中國的策略,不在於美國外交的執行,或者說美國外交團隊從專業角度對國家利益的認同。事實上,美國最高領導人和中國最高領導人在多次電話以及線下會面中都給出過承諾,這些承諾也能夠讓中方感到滿意。但問題在於,這些承諾沒有落實,沒有轉變為行動。原因在於,美國國內政治結構所導致的畸形政治氛圍。

這種氛圍不解決,中美關係很難回到健康和良性軌道上。核心問題在於,美國最高領導人及其政策團隊是否願意承擔國家使命,表現政治責任,展示對歷史負責的精神。

目前來看,不容樂觀,不應該抱有過高期望。應該以一種務實理性的態度看待中美關係的進展。同時,應該對未來目標的實現保持堅定信心,因為中美關係,歸根結底是由雙方實力對比所決定。

中國應通過自身努力,控制中國自身實力沿着正確的方向持續發展完善。同時,在與美方的博弈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相應能力體系,形成廣譜「工具包」。一言以蔽之,「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不僅有兩個選項、有一套完整工具體系,能夠針鋒相對地、能夠審時度勢地、能夠實事求是地加以運用,最終這場戰略博弈無疑將朝着有利於我們的方向發展。這個過程道阻且長,需要大家一起共同努力。

美在黎巴嫩建巨型使館被質疑 專家:華府霸權是中東動亂根源

半島電視台報道,在中東小國黎巴嫩,美國正在建造一個佔地面積超過21個標準足球場,幾乎是白宮所在土地2.5倍大的巨型大使館,整個項目預計將耗資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在Twitter上晒出新領館照片後,引發一眾網友抵制。有黎巴嫩網友懷疑,美國恐怕想利用大使館實現其他目的,另有人直接質疑道:這是使館還是軍事基地。

在人口只有600萬且8成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正在面臨金融危機的黎巴嫩,美國正在當地建造一個佔地面積達17.4萬平方米的大使館。新建的大使館建築群位於黎巴嫩首都貝魯特郊區,距離市中心約12.87公里,面積超過21個標準足球場的大小,幾乎是白宮所在土地面積的2.5倍。使館建築群計劃於2015年公布,預計將耗資10億美元。

黎巴嫩經濟危機嚴峻

CNN報道稱,興建中的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規模之龐大令人側目,整個建築群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獨立」的城市。大使館發布的計算機生成圖顯示,整個大使館館區是一個超現代的建築群,擁有帶有高玻璃窗的多層建築、休閒區和一個被綠樹環繞的游泳池,在這裏可以欣賞貝魯特的景色。該大使館由美國海外建築運營局(OBO)監督建造,根據該建築項目的網站,大院內包括辦公樓、員工住房、社區設施和相關支持設施。

大使館的富麗堂皇引發爭議。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從新冠疫情到2020年的貝魯特大爆炸,黎巴嫩遭受一系列襲擊,經濟危機持續不斷。今年3月,黎巴嫩的通貨膨脹率飆升到驚人的264%。黎巴嫩人無力負擔基本商品,包括食品、藥品和電力。今年3月,黎巴嫩貨幣兌美元匯率跌至歷史新低,貝魯特民眾衝上街頭抗議,警察發射催淚彈回應。

許多黎巴嫩人在推特(Twitter)上質問,為什麼美國需要在當地設立巨型大使館。很少有美國遊客前往該國,且美國務院將黎巴嫩的旅遊警告級別列為第三高。活動人士桑迪在Twitter上寫道:「美國搬到黎巴嫩了嗎?」網媒《中東之眼》援引網友的評論報道稱:「這裏能容納數百名間諜和滲透者嗎?還是說這也能做武器工廠?」有網友在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的推文下方留言稱,美國「想讓黎巴嫩人吃混凝土」。

「美國又搞顏色革命?」

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提到,美國在中東有大興土木建使領館的習慣。美國駐伊拉克巴格達大使館是規模最龐大的駐外使館,佔地約44萬平方米,接近梵蒂岡的大小;新建於伊拉克埃爾比勒的領事館佔地約20.23萬平方米;在塔利班接管阿富汗前,美國在喀布爾的大使館面積達到約14.57萬平方米。

《耶路撒冷郵報》指出,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的計劃始於十年前,但今時不同往日,美軍撤軍變成常態,美政府又忙於應對中俄兩國,美國應該考慮一下造這麼大的使館的現實情況,「有人會問這座新建大使館是否有足夠的直升機停機坪,以便美國撤離外交官,就像他們之前撤離駐喀布爾、伊拉克、蘇丹外交官那樣。」還有評論員質疑,美國是不是想在黎巴嫩掀起下一次顏色革命?

卡塔爾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迪巴特日前接受訪問時表示,長期以來,美國為維護自身霸權,肆意干涉他國內政,是造成中東局勢持續緊張的根源之一。迪巴特說:「近些年來,我們注意到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開始減弱,其原因在於美國的中東政策,在於美國應對中東問題的方式和對待地區國家的態度。很多中東國家對美國的中東政策不滿,因為其與公平正義相去甚遠。」

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曾多次成為武裝組織的襲擊目標。1983年和1984年,美國駐貝魯特大使館兩次遭遇爆炸,造成逾百人死傷。

美駐黎巴嫩使館耗資78億

•美國在黎巴嫩新建的大使館建築群位於首都貝魯特郊區,距離市中心約12.87公里,佔地面積達17.4萬平方米,超過21個標準足球場的大小,幾乎是白宮所在土地面積的2.5倍。使館建築群計劃於2015年公布,預計將耗資10億美元。

•美國規模最大的大使館為駐伊拉克大使館,使館位於巴格達,佔地約44萬平方米,幾乎接近梵蒂岡的大小,耗費了7.5億美元建造。

專家籲政府邀姜濤助谷疫苗

星島日報相片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 良昨晨接受電台訪問,提到本港新冠疫苗接種率低,建議政府利用明星效應,例如邀請人氣偶像姜濤呼籲市民打疫苗。姜濤的經理人花姐昨日對此表示,目前忙於準備MIRROR演唱會,所以沒留意新聞,目前亦未有相關人士就疫苗方面斟洽姜濤合作。不過花姐也表示二人曾討論此議題,一來姜濤父母年紀大,身體不算好;二來姜濤是公眾人物,工作上要接觸不同人士,難免擔心,但一直只是商討階段,未有確實決定會否注射疫苗,待有更多關於疫苗的數據才落實。

專家委員會:63歲翁急性心肌梗塞致死 與接種疫苗無直接關係

委員會一致判斷該名病人死亡與接種疫苗無直接關係。
委員會一致判斷該名病人死亡與接種疫苗無直接關係。

【星島日報報道】本港一名63歲、患長期病患的老翁,在接種北京科興新冠疫苗後兩日昏迷不治。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今日就事件召開會議,指委員會一致判斷該名病人死亡與接種疫苗無直接關係,其死亡疑與病人冠心病病情有關。

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成員、港大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指,該名病人本身有長期病患,有嚴重吸煙習慣,並同時患有糖尿病、中央肥胖、高血壓及血脂等其他慢性疾病,亦患有缺血性心臟病。他透露,病人自知自己屬高風險人士,一直有到門診覆診。

委員會審視初步解剖結果後,認為病人的嚴重冠心病導致急性心肌梗塞、肺水腫及3條冠狀動脈閉塞,從而導致死亡,故此一致判斷死因與接種疫苗無直接關係。惟詳細結論要待完整解剖報告後,才可作出詳細解釋,不排除之後有其他結論,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行政及醫務總監李卓廣透露,病人28號入院時有氣促,急症室資料顯示血壓頗高,上血壓逾190,下血壓達130,糖尿亦不是控制得十分理想,而臨牀表現心臟有問題,故此委員會認為死亡與心臟有關,即使病人無接種疫苗,都有很高的死亡風險。被問及病情是否由接種疫苗誘發,他說參考外國資料暫無類似情況。孔繁毅指,由於此案例委員會一致認為與接種疫苗沒有直接關係,故此不會剎停長者疫苗接種計劃,但建議嚴重長期病患者,以及患有慢性疾病而病情又難以控制的病人,在接種疫苗前應先向家庭醫生諮詢。

鐘南山等專家呼籲遠離烟草在吸烟者中ACE2基因的表達均有升高

近日有關於鐘南山等專家呼籲遠離烟草在吸烟者中ACE2基因的表達均有升高的問題受到了很多網友們的關注,大多數網友都想要知道鐘南山等專家呼籲遠離烟草在吸烟者中ACE2基因的表達均有升高的具體情況,那麼關於到鐘南山等專家呼籲遠離烟草在吸烟者中ACE2基因的表達均有升高的相關資訊,小編也是在網上進行了一系列的資訊,那麼接下來就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下小編所收集到與鐘南山等專家呼籲遠離烟草在吸烟者中ACE2基因的表達均有升高相關的資訊吧(以下內容來自於網絡非小編所寫,如有侵權請與站長聯系删除)

此前多項研究顯示,吸烟者發展為新冠重症的風險更高。在吸烟者中,ACE2基因的表達均有升高,病毒進入宿主細胞,並隨後引起感染。

隨著世界無煙日(5月31日)來臨,國內多位專家和醫務工作者也發出呼籲:不要吸烟,同時創造一個沒有二手烟危害的世界。

傳染病專家李蘭娟通過視頻表示,這次新冠疫情中,發現吸烟者感染新冠後,發展為重症危重症的風險新增。“聽醫生的話,不吸烟,不吸二手烟。”

呼吸系統疾病專家鐘南山則表示:“如同應對疫情,控烟也需要舉國之力,還要更堅決。”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點明:“吸烟為致病之首惡,控烟為防病之首善。”

不久前世衛組織(WHO)聲明也表示,吸烟者發展為重症和出現死亡的風險更高。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有11億烟民,每年估計有180萬人死於肺癌。烟草煙霧中的致癌成分會導致DNA損傷,從而引發肺癌。去年底其另一份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男性烟民數量較2018年預計將减少約200萬人,到2025年將進一步减少400萬人。

烟民的健康細胞,也可能和常人天差地別。研究結果顯示,有吸烟史的人平均每個細胞多了2330個點突變,現在仍在吸烟的人平均每個細胞新增了5300個點突變。同時,吸烟者個體內部不同細胞的突變程度可能相差10倍之多,遠多於戒烟者。

前監警會國際專家另發報告 林鄭:誰了解事件「大家心裡有數」

 

前監警會小組外國專家另發報告,林鄭月娥指有自由發表意見。

 

【星島日報報道】監警會上周五發表反修例風波報告,其中一名退出專家小組的學者表示會另行發表報告。行政長官林鄭娥表示,有言論自由發表意見,認為他來港時間短,相對監警會花一年時間,對於了解事件方面「相信大家心裡有數。」她稱,希望社會公道看待報告。

另外,就近日有人提出《基本法》23條立法,林鄭月娥表示,回歸23年仍未立法令人感到失望,特別是過去一年的社會事件,在這個前提下,有人提出立法可以理解,但現時未有任何補充。

俄軍試驗場神秘爆炸,5名核專家遇難,輻射一度達峰值

當地時間8月8日,俄羅斯阿爾漢格爾斯克州一軍事試驗場在進行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試驗時發生爆炸事故,據“今日俄羅斯”(RT)9日報導,該事故已造成5名俄羅斯核專家死亡,另有3人受傷。

俄军试验场神秘爆炸,5名核专家遇难,辐射一度达峰值

RT報導截圖

RT援引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Rosatom)的聲明報導稱,“在阿爾漢格爾斯克州的一個軍事試驗場發生一起事故,五名Rosatom工作人員在測試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時身亡。”此外,RT援引該地區緊急部門一比特消息人士的話說,另有三名軍事及文職專家在此次事故中受傷,雖然傷勢嚴重,但現時“沒有生命危險”。

俄军试验场神秘爆炸,5名核专家遇难,辐射一度达峰值

爆炸現場圖

不過,俄塔社10日報導注意到,與Rosatom公司此次公佈的事故傷亡人數不同,事發當天(8日),俄國防部表示,這起爆炸事故共造成2人死亡、6人受傷。

RT回顧說,爆炸事故發生時,Rosatom公司的工程技術團隊正在為推進系統進行“同位素電源”工作。RT透露,雖然這起爆炸事故使相關區域輻射名額達到了峰值,但隨後該名額很快恢復正常。

RT表示,上述失敗的軍事試驗以及俄國防部最初“口風嚴密”的聲明立即引發爭議,出現了各種陰謀論,稱俄政府試圖掩蓋這起和切爾諾貝利事件規模相當的事故。

RT介紹,一段洩露的現場視頻顯示,身穿防護服的專家們正在一架搭載傷者的直升機上開展量測工作。RT表示,儘管可以清楚地看到,醫護人員在運輸傷者時並未採取任何額外的防護措施,但RT認為,這段視頻只會加劇上述傳言的傳播。

《逃亡大計2》黃曉明加入

電影第一集講述逃獄專家史泰龍解破重重機關,成功逃出監獄,今集史泰龍再次歸隊,殺入高科技隱藏監獄-「黃泉」(Hades),拯救被困的入室弟子黃曉明!宣傳片中見到曉明大哥似乎幾重戲份,今次真係紅出國際?

逃亡大計2

不斷更新:英媒披露獲救4小將身分

搜救行動或需時多日。

7月9日

0746 一名葡萄牙記者引述海軍專家指,搜救行動實際上經已展開,但基於保密原因及爭取時間救人,才向傳媒發放錯誤的搜救時間表。

0730 有外媒引述天氣預報指,當地周一整天會下大雨,尤其是中午時間,令洞穴內的水位急速上漲,增加救援難度。

0700 董里府有善信到寺廟,為仍然被困的男孩及教練等人祈福。

0520 有英媒表示,周日率先獲救的男孩,分別是蒙空(Mongkol Boonpiam)、菩拉傑(Prajak Sutham)、皮帕特(Pipat Bodhi)及納塔武特(Nattawut ‘Tle’ Takamsai)。

0500 馬斯克在Twitter發片,可見其公司正測試一款可載人的小型潛水艇,或稍後加入協助救人。

0400 有外媒報道,考慮天氣、水位以及洞內生還者的精神及體能是否穩定等因素下,下一輪搜救行動最早會於香港時間周一下午5時展開,與昨晚記者會上的官方說法有出入。

0315 泰國官員表示,或需要4天時間,才可以將餘下被困洞穴的8名男孩及教練救出。

0125 SpaceX始創人馬斯克旗下的鑽洞公司「The Boring Company」表示,4名工程師會留在洞口,準備為泰國政府提供支援。

7月8日

2215 搜救人員將於香港時間明早8時繼續拯救行動。

2200 搜救結果有變化,當局澄清暫時只救出4人,仍有9人未脫險。由於救人的氧氣樽耗盡,因此要在10至20小時內才重啟搜救行動。今次行動有50名外國潛水員及40名泰國潛水員參與。

泰國少足隊員被困清萊山洞,踏入第17日,暫時有4人獲救,仍有8名男孩及1名教練待救。搜救行動將於當地時間周一(9日)早上8時繼續,當地官員清晨表示,整個救援行動或需時4天。另外,有英媒披露獲救4子身分。

《每日郵報》報道,獲救者分別是曾寫信籲家人勿擔心的13歲男孩蒙空(Mongkol Boonpiam)、14歲的菩拉傑(Prajak Sutham)、15歲的皮帕特(Pipat Bodhi)及11歲納塔武特(Nattawut ‘Tle’ Takamsai)。其中皮帕特並非足球隊的成員,但他與14歲守門員埃卡拉特(Ekkarat Wongsookchan)份屬好友,因而隨友人參加訓練,及前往洞穴探險。

前清萊府府尹、是次救援行動的負責人納隆薩(Narongsak Osottanakorn)在周日晚指出,救援行動將於10至20小時內重啟,即最早為香港時間周一早上8時。但有外媒報道,考慮天氣、水位以及洞內生還者的精神及體能是否穩定等因素下,下一輪搜救行動最早以要在香港時間周一下午5時展開,與記者會的說法有出入。

曾表示願意申出援手的SpaceX始創人馬斯克(Elon Musk),周日在Twitter發片,可見團隊正在測試一款可載人的小型潛水艇,希望盡快能加入協助救人。馬斯克日前派出旗下鑽洞公司「The Boring Company」的4名工程師到場增援。在4名男孩獲救後,公司表示工程師仍會留守現場,準備隨時為泰國政府提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