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歷喪子之痛︱殺人鯨母不離不棄夭折幼鯨 7年前曾「伴屍」17日

近日,美國殺人鯨媽媽「托勒夸」(Tahlequah,編號J35)再次經歷喪子之痛,牠不甘心地頂著夭折的幼鯨,在海裡遊戈,開啟另一次的「悲傷之旅」。
美聯社報道,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官員上周三(1日)確認,「托勒夸」正頂著一頭夭折幼鯨的屍體,在美國西北部太平洋海域游弋。科研人員發現,「托勒夸」可能用頭部頂住幼鯨屍體,不讓其沉入海中。一旦屍體下沉去,「托勒夸」就會潛入水,將孩子重新頂起。
母鯨奮力拒讓幼鯨下沉
位於華盛頓州的美國「鯨研究中心」(Center for Whale Research )大約兩周前發現「托勒夸」新產下一頭雌性幼鯨。可惜到了2024年12月24日,研究人員擔心幼鯨的身體狀況欠佳,不料一周後,證實幼鯨已死。

殺人鯨媽媽早年再度迎接新生命。

殺人鯨母親Tahlequah難忍喪子之痛「守屍」17終「放手」。 網圖

殺人鯨媽媽「托勒夸」(Tahlequah)似乎無法接受幼鯨的去世,仍頂著幼鯨屍體游戈。facebook:Center for Whale Research
「托勒夸」曾於在2018年夏天經歷過喪子之痛。牠當時頂著幼鯨屍體連續17天游了1600多公里。那段旅程被傳媒稱為「悲慟之旅」。
7年前曾經歷1600公里「悲慟之旅」
美聯社報道,「托勒夸」所屬的南方居留殺人鯨種群出沒於美國華盛頓州到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一帶的太平洋海域,目前估計僅存活73條。
「鯨研究中心」負責人邁克爾·韋斯的說法,平安出生的幼鯨僅50%能活到一歲。研究人員記錄到「托勒夸」曾產下4條幼鯨,但目前僅兩頭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