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ka one one

Posts Tagged ‘ 總統

接到民調電話會支持誰?王金平:接到再說

國民黨總統初選民調今天起跑,立法前院長王金平中午參加完「美國獨立243週年及美台旅行年慶祝酒會」後被媒體問及,若接到民調電話會支持誰?王受訪時說,現在接到電話可能性很小,「接到再說嘛」。由於郭台銘與王金平近來同框頻率高,媒體追問「郭王配」可能性?王說,有見面,「但沒有什麼什麼配啦」,沒有這回事。

王金平說,希望在公平基礎上完成民調,而民調之前大家雖各擁其主,但希望民調後大家可以合作。媒體詢問是否仍選到底,王說,「我就是這麼講啊」,但後來記者問他是否真的這樣做,他反而說「誰知道,我也不知道」。

媒體詢問昨天怎麼沒有去參加凱道「反鐵籠公投」抗議?沒有通知是否不尊重?王說,昨天快中午才接獲通知,但他行程很滿,沒辦法一下子挪開,強調不會不尊重。

由於有媒體披露,鴻海前董事長郭台銘曾介入馬王政爭協調,但郭指失敗原因是「馬英九那個湖南騾子」。王金平說,他不清楚郭有什麼介入,「謝謝他啦」。

日媒:川普30日將訪南北韓非軍事區

日本《朝日新聞》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將在結束G20峰會後,在29日訪問南韓,並前往南北韓之間的非軍事區(DMZ)。報導稱,他預定在DMZ發表談話,至於他將向北韓傳達什麼訊息,將成為矚目焦點。

川普將在6月28、29日出席大阪二十國集團(G20)峰會,29日轉抵南韓。川普將於30日與南韓總統文在寅舉行會談,前往DMZ發表演講。

2017年11月川普訪韓後,曾有意前往DMZ訪問,但中途因為惡劣天氣而無法成行。當時朝鮮半島局勢緊張,美韓有意透過領導人共同前往DMZ,向北韓表達強硬立場。但今天朝鮮半島局勢已降溫,川普前往DMZ,相信是為了打破目前陷入僵局的美朝談判傳達訊息。

但報導未提及哪一地區的DMZ。板門店在5月1日南韓這一側重新對遊客開放,目前韓朝進一步協調讓遊客跨越邊界參觀板門店在北韓的那一側。

川普:中美肯定會達成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接受福斯新聞採訪時表示,自己「肯定會」跟中國達成中美貿易戰協議(Ill definitely get a deal with China)。

此前,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將於6月底舉行的20國集團(G20)峰會後,才決定是否對剩下的價值3,25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25%關稅。

20國集團峰會將於6月28日至29日在日本大阪舉行,預計川普屆時會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

習近平出席清華大學向俄羅斯總統普京授予名譽博士學位儀式


4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友誼賓館出席清華大學向俄羅斯總統普京授予名譽博士學位儀式。

安德魯•塔隆(Andrew J.Tallon教授)生前完成巴聖母院啟動光建模型使修復成為可能

歷史學家塔隆已完成巴黎聖母院雷射建模,但學者已於去年離世

巴黎時間4月15日晚,巴黎的地標性建築——巴黎聖母院在一場大火中被損毀。高達80米的木制尖頂建築在濃煙中崩塌,讓全世界的人們陷入悲痛之中。所幸的是,有幾個消息可以讓福斯稍感寬慰。首先,火灾並不是故意縱火導致的。第二,大火現時已經基本被撲滅,大教堂剩餘的大部分建築和文物都得到了保護。最後,從長遠來看,已經造成的損失可能並不是太大。“凱西莫多的鐘樓”還在,讓很多心系巴黎聖母院的人稍微放了心。
法國總統馬克龍已承諾將要重建這座大教堂。

那麼如果想要重修這樣一個複雜精緻的建築,我們能怎麼辦?

有一個人的研究可以讓這件事看起來沒那麼糟糕。藝術歷史學家和歷史建模師安德魯·塔隆(Andrew Tallon)博士在2015年對巴黎聖母院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研究,創建了該建築的數位檔案。儘管巴黎聖母院的歷史悠久,但是關於建造這座建築的建築師和設計師的資訊卻寥寥無幾。囙此塔隆希望通過雷射掃描科技,來解密這座古老的建築。

塔隆所採用的雷射建模科技指的是用雷射來“拍攝”聖母院,將掃描儀裝在三脚架上,然後再量測掃描儀和雷射所擊中的每個點之間的距離。因為每個點都代表一段不同的距離,通過分析這數百萬個點,塔隆可以瞭解聖母院在日光下是如何擴張和收縮的,以及在更長的時間內是如何變化的。結合雷射掃描儀生成的“點數據雲”與現場拍攝的圖片,塔隆為底層結構和聖母院的設計建立了精細的模型,從而判斷當初建築師在哪些地方偏離了原計畫,或者由於地面情况不穩定而停工了。

塔隆在接受《國家地理》採訪時詳細描述了這項科技,“我必須建立起一個目標網絡,這些目標代表的是空間中的位置點。定義了掃描的密度(掃描的分辯率)後,釋放雷射。發出一束光後,它會量測光束從發射到擊中目標所需的時間,以及返回目標所需的時間。”

塔隆的研究發現,佔據聖母院一側重要位置的國王畫廊(Gallery of Kings),已經偏離了垂直線近一英尺。此前研究人員曾懷疑,國王畫廊的建造曾停止了長達10年之久,塔隆的新研究則揭示了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建築工人在意識到這棟建築正逐漸在稀薄的沙土中移動後,便停止了施工。當地面情况穩定後,工人們又在十年後重新開工。

另一個重要的發現是,資料顯示聖母院內部的柱子排列不是完全對齊的。這可能表明,工人們可能並未將聖母院所在地原有的建築全部拆除,而是和後來的建築融合到了一起。飛拱,通常被認為是後期新增到建築中的,可能一開始就修好了以平衡拱形的效果(這種結構往往會往外傾斜)。飛拱提供了一個外部支撐,將牆壁向內推,從而平衡拱形的效果。囙此,巴黎聖母院的牆壁自建成以來幾乎沒有移動過,這也證明了建築中所達到的精妙平衡。

塔隆所採用的掃描科技可以為任何給定的建築建構極其精確且“豐富”的3D模型。雖然現時關於聖母院模型的具體數據沒有公開,但塔隆在過去做過類似的工作(比如他為坎特伯雷大教堂重建所做的工作),擁有“50億點雷射掃描點”和大約100GB的存儲數據。

多虧了安德魯·塔隆博士的辛勤工作,巴黎的官員們或許能使用聖母院的3D模型,使這座地標重拾輝煌。但不幸的是,塔隆已於2018年辭世,他無法對自己的工作是否對重修巴黎聖母院有用做出回應,而未來的巴黎修復專家能否利用塔隆的研究成果還有待觀察,也有一些相關領域專家表示,數位化對修復與重建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

安德魯•塔隆(Andrew J.Tallon教授)被譽為法蘭西哥斯大黎加藝術和建築的創新學者,他的主要貢獻在於將數位科技引入中國古代建築的空間考查古文分析和重建中。從他所有的作品中可以得知,他是一比特富有才華橫溢、勇於實踐的教育家,致力於用生動活潑且有意義的管道重溫歷史。(一)巴黎聖母院(2013),(Dany Sandron)美國獎提名,自2010年起定期在全國範圍內播出。紀錄片《秘密天主教堂》於2011年在歐洲上映,2013年的版本《根與翼》在法國三臺播出,並在“國家地理”的創新者系列播出。

塔隆教學授權於1969年3月12日在比利時魯汶,2018年11月16日去世。在普林斯頓大學(普林斯頓)讀本科學時,他主修音樂,但同時也選修了研究哥式建築結構的工程師羅伯特馬克爾(Robert Mark)教學授權的每門課程。

之後,他開始了環球旅行。起先他去了法國,在那裡他學習了中國的語言。然後他又來到了紐約,在那裡開了一家音樂作曲工作室。後來他又在加州北部的一座修道院停住了下來,開始索索侶的生活。不過,他們告訴他,他並不適合做這件事。

2007年,塔隆進入瓦倫坡學院藝術系教授中國世界藝術、建築和當代聲學。是音樂把他帶回了哥倫比亞式大教堂。哥倫比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的藝術史家默認(Murray)正在為亞眠大教堂(Amiens Cathedral)做一個多媒體項目,需要有人來做“教堂可能發出的聲音”。馬克托告訴他。只有一個人應該聯系,那就是安德魯·塔隆。

特朗普3年前曾說“我愛維基解密”,現在:“不知”

不知维基特朗普:3年前说“我爱维基解密”,现在“不知”

       環球網消息:維琪解密創始人阿桑奇11日在厄瓜多駐倫敦大使館被捕。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被問及是否仍然“喜歡”維琪解密時,曾多次公開表示“我愛維基解密”的美國總統特朗普11日卻突然改口說:“我對維琪解密一無所知。”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在11日阿桑奇被捕後,特朗普向記者回應說:“我對維琪解密一無所知。這不是我的事,我知道這和朱利安·阿桑奇有點關係,我一直有看到關於他的事,而且最終會有一個結果。”

“我猜工作出色的司法部長會處理,他會作出决定。我對阿桑奇真的一無所知,這不是我人生的一場生意,”特朗普繼續說道,“我(對這事)真的沒有意見。”

儘管特朗普一再否認,CNN依舊擺出諸多事實以證明“特朗普有支持維琪解密的歷史”。

報導稱,在2016年一次競選集會上,特朗普曾說:“維琪解密,我愛維基解密。”此外,在競選期間,特朗普還經常稱讚維琪解密在傳播從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以及柯林頓競選團隊中竊取的內部通訊檔案方面的作用。不僅如此,特朗普還曾公開鼓勵俄羅斯人“找到遺失的3萬封電子郵件(來自希拉莉的服務器)”。

根據媒體此前報導,2010年,維琪解密網站公佈了大量美國政府有關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秘密文件,其中包括轟炸平民、實施酷刑等內容,相關披露引發轟動,讓美國的外交形象遭受巨大打擊。阿桑奇也成了美國政府的“眼中釘”。後來,阿桑奇因强奸指控受到瑞典檢方調查,保釋期間進入厄瓜多大使館尋求庇護至今。

在厄瓜多宣佈撤銷其外交庇護申請後,阿桑奇於當地時間11日上午在英國倫敦被捕。美國司法部隨後宣佈起訴阿桑奇,指控他2010年3月與前美軍情報分析員曼寧密謀,協助曼寧破解美國國防部機密電腦系統的密碼。對於阿桑奇被捕,英國政府稱,“沒有人可以淩駕於法律之上”。

川金二會破局無協議 川普:無法答應完全解除制裁

經過2天會談,美國總統川普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峰會並未達成協議。川普今天在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談後回答記者提問表示,此次峰會未能達成具體協議和北韓希望「完全解除制裁」有關。

美國總統川普郭董通電話 鴻海威州投資計畫不變

法國「黃背心運動」愈演愈烈,抗議風潮席捲多個城市

法國「黃背心運動」愈演愈烈,抗議風潮席捲多個城市,隨示威持續三周以來,總統馬克龍當地時間周一在電視演講裏讓步,先承認自己未有盡好本份,並宣布明年一月起提高最低工資水平,以及承諾減稅。

Internet

Photo from Internet

馬克龍在演講裏表示,持續幾周的運動為國家帶來深重影響,民眾訴求更導致連串不能接受的暴力,他自言理解大眾的憤怒,更承認自當選以來,未有好好就社會問題提出解決方法,他稱:「我承擔個人責任,我知道我有些尖銳言辭傷害到你們。」

Internet

Photo from Internet

為回應大眾訴求,馬克龍表示從2019年開始,每月最低工資上調100歐元,僱主無須為此付出額外成本,由政府包底;撤銷他承認是不公平對每月二千歐元以下退休金加稅的計劃,以及會取消向僱員加班費徵稅,但仍舊拒絕恢復徵收「富人稅」。

Internet

Photo from Internet

雖然示威者多次要求馬克龍下台,但他在電視講話中未有言退,自言自己會大力整頓政治體系中的陋習,希望社會盡快回歸平靜。有指馬克龍在這次演說一改之前強硬態度,承認政府做得不足,反映他對愈演愈烈的連日抗議作出「讓步」。

Internet

事實上,「黃背心運動」導火線是燃油稅上調而引發,不過卻觸發其他民眾對於社會不平、政府偏袒富人的不滿,有人表示:「「我們繳稅,議員在國會睡覺,卻拿很高薪水,有些人每周工作48小時更要加班,才能勉強維生,政府卻一邊減年長者退休金,一邊取消富人稅,沒有邏輯可言。」

Internet

Photo from Internet

現在巴黎街頭「戰火」仍未停止,法國零售業協會Sophie Amoros表示,自示威開始以來,當地零售業的收入損失約11億美元。有示威者認為馬克龍推出的紓緩措施來得太遲,揚言繼續參與示威;另有人認為,雖有關措施未足夠,但至少政府已經向前走了一步。

美國前總統老布希去世 曾讓世界走出冷戰

當地時間11月30日晚,美國第41任總統喬治·H·W·布希去世,消息得到其新聞發言人的證實。喬治·H·W·布希又被親切地稱為“老布希”,長子喬治·W在2000年當選為美國第43任總統。在喬治·H·W·布希任下,他幫助國家和世界擺脫遭受核毀滅威脅的四十年冷戰。
布希自1981年至1989年擔任羅納德裏根的副總統,之後於1990年至1993年擔任總統。他於1945年與芭芭拉·布什結婚,兩人結婚73年,直到芭芭拉·布什在2018年4月去世,這也是歷任美國總統和第一夫人中時間最長的婚姻。


布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美國海軍服役,戰爭結束後回到美國本土並將他的家人搬到了德克薩斯州,在那裡他成為了石油業的百萬富翁。在成立自己的公司後,他參與政治並贏得了眾議院的選舉。到1971年,他被理查德尼克松任命為聯合國大使。1976年,他被任命為中央情報局局長。

1980年,布希參與黨內競選但輸給了裏根,但後來成為裏根的副總統。他於1988年當選第41任總統,在1989年至1993年期間任職一届,在1992年大選中輸給了民主黨候選人比爾·克林頓。

老布希的長子喬治·W在2000年成為總統。

老布希曾答應過“更溫和,更溫和”的美國。他簽署了“美國殘疾人法案”,這是一項廣泛的民權措施,禁止基於身體或精神殘疾的就業、公共服務和公共場所歧視。他的其他成就包括對國會多年來一直停滯不前的“清潔空氣法”的深度修訂。

老布希於1990年被《時代》雜誌評為“年度人物”,1993年被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封為爵士,並於2009年獲得美巡賽終身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