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ka one one

Posts Tagged ‘ 美國

新變種毒BA.2.86席捲歐美 美國或重推「口罩令」

美國至少5個州發現BA.2.86個案。(資料圖)

新冠病毒變種EG.5餘威未了,另一種高度突變病毒BA.2.86來勢洶洶,美國至少有5個州發現BA.2.86蹤跡,恢復「口罩令」的呼聲水漲船高。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公布的最新數據,近日當地新冠病毒住院人數激增加18.8%,而BA.2.86已經相繼在紐約州、德州、俄亥俄州、密歇根州及維珍尼亞州出現。

中心除了建議民眾盡快接種新疫苗,亦建議根據各自所在地的新冠入院人數來衡量需否戴口罩:若當地醫院的入院率達到每10萬人中有10至19.9人,高風險群組應戴口罩;若每10萬人中有20人或以上感染入院,所有群組都應戴口罩。目前,美國加州、新澤西州等部分學校及醫院已推行口罩令,佛州人口眾多的Palm Beach縣和Hillsborough縣已要求高危人群採取額外措施避免感染,包括在室內公共場合戴口罩。

新冠亞變種病毒BA.2.86於今年7月24日在丹麥首次被發現,其後美國、以色列、英國、南非、葡萄牙、瑞典、法國、加拿大、泰國也陸續出現感染者,截至8月29日,全球累計至少24宗病例。英國已宣布提早啟動秋季接種疫苗計劃。

美國國防部長表示,隨著基輔投入更多部隊進行反攻,烏克蘭有“可用的選擇”

勞埃德·奧斯汀 (Lloyd Austin) 7 月 18 日星期二在華盛頓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表講話。

勞埃德·奧斯汀 (Lloyd Austin) 7 月 18 日星期二在華盛頓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表講話。Manuel Balce Ceneta/美聯社

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表示,隨著基輔投入更多兵力持續反攻俄羅斯,烏克蘭有“多種選擇”。 

奧斯汀沒有評論反攻的狀況或具體的戰場細節,但他表示,烏克蘭一直在“保留人力和裝備”,儘管他們的部隊故意穿越雷區和其他障礙。

奧斯汀在巴布亞新幾內亞與該國總理一起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他們仍然有許多選擇,我們可以預期他們將繼續施壓。”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早些時候報導稱,兩名美國官員表示,經過近兩個月的緩慢進展,烏克蘭已在東南部的反攻中投入了更多兵力,這表明他們已經發現了俄羅斯防線的潛在弱點。

“烏克蘭為取得成功做好了充分準備和訓練有素,正如你上週聽到我說的那樣,他們奮力戰鬥,他們一直在努力穿越雷區和其他障礙,但他們仍然擁有強大的戰鬥力,”奧斯汀說。

一名官員表示,烏克蘭軍隊仍有額外的戰力儲備,但這是投入反攻的“主要力量”。

習近平會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

據新華社報道,7月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會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

習近平指出,基辛格博士剛剛度過百歲生日,你訪問中國已經一百多次。這兩個「一百」加在一起,使你這次訪華具有特殊意義。52年前,中美兩國處在一個關鍵轉折點,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同尼克松總統和你本人以卓越的戰略眼光,作出中美合作的正確抉擇,開啟了中美關係正常化進程,既造福了兩國,也改變了世界。中國人重情講義,我們不會忘記老朋友,不會忘記你為推動中美關係發展、增進中美兩國人民友誼作出的歷史性貢獻。

習近平強調,當前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格局發生重大變化。中美兩國又一次處於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需要雙方再一次作出選擇。展望未來,中美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榮,關鍵是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項原則。在此基礎上,中方願同美方探討兩國正確相處之道,推動中美關係穩步向前,這對雙方都有好處,也將造福世界。希望你和美國有識之士繼續為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確軌道發揮建設性作用。

基辛格表示,感謝習近平主席選擇在我首次訪華會見中方領導人的釣魚台國賓館5號樓會見我。美中關係對於美中兩國和世界的和平繁榮至關重要。當前形勢下,應該遵守「上海公報」確定的原則,要理解一個中國原則對於中國的極端重要性,推動美中關係朝着積極方向發展。我願繼續為增進美中兩國人民相互理解作出努力。

北約峰會已透露美國願意給出的一個停戰條件?

7月11、12日的北約峰會,對於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無疑是失望的。雖然烏克蘭從北約和G7國家手中得到了不少軍備援助以及長期軍事援助的保證,但其加入北約之路卻依然充滿不確定性。

為何加入北約對烏克蘭而言那麼重要?

這不是一個戰爭的問題。此刻的烏軍反攻進展遠遠比預期慢,最終能否打出可觀的戰果,偶然因素太多,無論烏克蘭、北約國家,還是俄羅斯,對此都沒有任何把握。

但長遠來看,即使烏克蘭的反攻慘淡收場,又或者俄烏戰爭最終還是要烏克蘭「以土地換取和平」,一張北約的「入場券」始終是烏克蘭避免他國再次犯境的長治久安之法。因此,如果北約願意在今天就確切承諾烏克蘭在停火之後可馬上加入北約,又或者向烏克蘭正式提出條件式的加入北約邀請(按:條件是停火),就算這場戰爭(在某個意義之下)打敗了,烏克蘭也甘願接受結果。

這也解釋了為何澤連斯基剛剛得知北約無意給予確切承諾之後會馬上嚴詞公開痛斥。

拜登的「偷換概念」

此刻談論烏克蘭加入北約,有兩重意義需要仔細區分。一是烏克蘭馬上加入北約,不管戰火是否持續;二是烏克蘭必定在停戰之後加入北約。對於這個區別,澤連斯基多次作出區分:烏克蘭要求的不是此刻的北約成員地位(按:大家也知道這等同於北約向俄羅斯宣戰),而是此刻就獲得邀請在停戰後加入北約。

但值得留意的是,無論是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還是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都在故意「偷換概念」,將兩者混為一談。

7月12日,潭連斯基和拜登進入雙邊會談。(Reuters)

7月12日,潭連斯基和拜登進入雙邊會談。(Reuters)

在出發到歐洲之前的CNN訪問中,拜登稱,「我們有決心要守護北約的每吋土地……如果戰爭正在進行,我們全都進入戰爭,如果(烏克蘭加入北約),我們將會跟俄羅斯進入戰爭。」但這種說法只能解釋烏克蘭此刻不能加入北約,卻未能回應為何烏克蘭此刻不能獲得戰後加入北約的確切承諾。

在峰會進行期間,沙利文亦向CNN表示,大家都必須面對一個「無可避免的事實」,那就是容許烏克蘭加入北約,「意味着跟俄羅斯發生戰爭」。此等說詞同樣沒有回應烏克蘭的真正要求。

拜登和沙利文的說法,聽在一般大眾的耳中,看似非常合理:北約當然要盡一切辦法避免跟俄羅斯開戰。因此,他們否決烏克蘭戰後加入北約的決定,看起來也就變得合理。但這只是「偷換概念」之後的結果。

對於「此刻加入」跟「此刻承諾未來加入」的區別,拜登和沙利文當然是了然於胸的。因此,他們的「偷換概念」絕對是故意之為,目的就是不要把事情說得太確定,留下空間在未來談判中以「烏克蘭加入北約與否」作為換取俄羅斯停火又或者烏克蘭交出土地的可用條件之一。

他們心中用以取代「北約保護傘」的,就是武裝烏克蘭自保的所謂「以色列模式」。這種趨向在G7發表的援烏聯合聲明中表露無遺。

7月12日,澤連斯基與G7國家領袖和歐盟領袖合照。G7發表援烏聯合聲明,列出各種海陸空軍備的安全援助,並表明會支援烏克蘭發展其國防工業、訓練烏克蘭士兵、提供情報分享和合作,並支持網絡防衛等等。各國將會各自以「具體、雙邊、長期」的方式進一步確立其具體行動。(Reuters)

7月12日,澤連斯基與G7國家領袖和歐盟領袖合照。G7發表援烏聯合聲明,列出各種海陸空軍備的安全援助,並表明會支援烏克蘭發展其國防工業、訓練烏克蘭士兵、提供情報分享和合作,並支持網絡防衛等等。各國將會各自以「具體、雙邊、長期」的方式進一步確立其具體行動。(Reuters)

問題是,西方國家真的能武裝烏克蘭到一個讓它可以獨力打敗俄軍的地步嗎?

歷史重演?

雖然澤連斯基在峰會之後堅稱烏克蘭最終加入北約「已經再沒有疑憂和模糊」,但很明顯,這次峰會的結果在不少烏克蘭人心中都會留下一種「歷史重演」的印象。

早在1994年的《布達佩斯備忘錄》(Budapest Memorandum)中,烏克蘭得到了俄羅斯、英國和美國的安全保證,換取其向俄羅斯交出蘇聯時代遺留下來的核武器。到2008年的布加勒斯特(Bucharest)北約峰會,烏克蘭更獲得了「未來加入北約」的保證。

但兩者都沒有阻止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烏東分離戰爭,以至2022年的俄烏戰爭。今天來自西方的一系列長期軍援承諾會重蹈覆轍嗎?

對於美國當局的盤算,澤連斯基也是心中有數的。在峰會最後一天接受記者提問時,他就煞有介事地指出:「我確定拜登跟朔爾茨(按:德國總理)不會有任何背叛,但我仍然必須說,我們不會以任何地位交換任何我們的領土,即使這是只有人口只得一個老人家的一條小村莊。」

適逢其時,對於媒體有關「拜登幕後外交專員」、中情局(CIA)局長伯恩斯(Bill Burns)在瓦格納兵變後曾與俄方溝通的報道,俄羅斯對外情報局局長納雷什金(Sergey Naryshkin)12日公開確認此事。納雷什金稱他跟伯恩斯談了大約一個小時,除了兵變一事外,還「考慮到和討論到要如何處理烏克蘭」。

同時,納雷什金指出談判遲早會發生,因為任何衝突都會以談判作結,但談判的條件「還需要等時機成熟」。

將納雷什金與北約峰會的結果合而觀之,美國的盤算就漸漸清晰。如果烏克蘭能奇蹟般單純以武力將俄軍趕出全境,當然是最佳結果。但如果烏克蘭未能以武力結束領土被佔領的現況,將烏克蘭拒諸北約門外就是換取普京停戰的一個條件。苦戰一年多之後,一心脫離俄羅斯勢力影響的烏克蘭,最終也許只會原地踏步。

美國向烏克蘭發送集束彈藥,北約承諾加入

美國向烏克蘭發送集束彈藥,北約承諾加入
  • 集束炸彈是美國8億美元軍事援助計畫的一部分
  •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峰會前訪問北約成員國首都
  • 聯合國援助負責人表示,俄羅斯不應“放弃”糧食協定

路透7月7日電—美國週五宣佈,將向烏克蘭提供被廣泛禁止的集束彈藥北約領導人表示,該軍事聯盟將在下周舉行的峰會上就如何使烏克蘭更接近加入北約達成一致。

人權組織和聯合國秘書長對華府關於這些彈藥的决定提出質疑。這些彈藥是8億美元安全一攬子計畫的一部分,自俄羅斯2022年2月入侵烏克蘭以來,美國的軍事援助總額已超過400億美元。

TikTok要求美國法官在1月1日生效日期前封锁蒙大拿禁令

Reuters

在這張拍攝於2023年2月21日的插圖中,一個鍵盤被放置在顯示的TikTok徽標前面。路透社/達多·魯維奇/插圖路透社

(路透社)-TikTok Inc公司週三要求美國法官封锁蒙大拿州在1月1日生效之前對使用中國擁有的應用程序實施禁令。

中國ByteDance旗下的TikTok公司已於5月提起訴訟,該公司要求美國地區法官Donald W.Molloy發佈初步禁令,以多種理由封锁美國首例州禁令,辯稱該禁令侵犯了公司和用戶的第一修正案自由言論權。

TikTok Global Business Solutions總裁布萊克·錢德利(Blake Chandlee)在提交蒙大拿州禁令的法庭上表示,“將對我們的業務和品牌造成重大且不可逆轉的損害”,並將損害“與全國各地和世界各地廣告商和商業夥伴的關係”

TikTok還辯稱,這項禁令是聯邦法律預先禁止的,因為它侵犯了聯邦專屬關注的事項,並違反了《美國憲法》的商業條款,該條款限制了州政府製定立法的權力,給州際和對外貿易帶來了不適當的負擔。

超過1.5億美國人使用的TikTok,由於擔心中國政府可能對其施加影響,美國立法者越來越多地呼籲在全國範圍內禁止使用。TikTok在訴訟中堅稱,它“沒有也不會與中國政府共亯美國用戶數據,並已採取實質性措施保護TikTok用戶的隱私和安全。”

Chandlee表示,如果禁令生效,“我們預計更多的廣告客戶和商業夥伴將退出與TikTok Inc(TikTokInc)的合作(TikTok Inc是從美國廣告客戶(包括蒙大拿州)獲得收入的實體)。”

蒙大拿州可以對TikTok的每一次違規行為處以10000美元的罰款。該法律沒有對個人TikTok用戶進行處罰。

TikTok估計蒙大拿州有38萬人使用視頻服務,占該州110萬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2020年,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試圖禁止新下載TikTok和中國擁有的微信(騰訊旗下的一個組織)以及相關交易,這些公司當時表示,這些交易本可以有效地禁止美國使用這些應用程序,但一系列法院判決封锁了這些禁令的生效。

TikTok的訴訟中提名蒙大拿州總檢察長奧斯汀·努森(Austin Knudsen),他被指控執行該法律。週三,努森辦公室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失聯潛水器上氧氣已非常少 美國稱仍積極搜救

  • 根據估算,泰坦號上的氧氣供應,目前已經非常少。

搜索失聯鐵達尼號觀光潛水器泰坦號的行動持續,根據估算,潛水器上的氧氣供應目前已經非常少,主導救援的美國海岸防衛隊就說目前仍然積極搜救。法國科研隊伍派出一部有能力到達海床,並將拍攝到的圖像傳送到海面的遙控潛水器協助救援,配備兩條機械臂,可以執行切割或清除碎片等非常精細的操作。另外,一間近日掃瞄過鐵達尼號殘骸、並繪製3D圖片的英國公司,亦答應派出遙控潛水器加入救援行動。救援隊至今未確認到泰坦號的位置。有專家指除了氧氣耗盡,泰坦號上人員亦面對體溫過低及失去電力供應等危險。

美國總統喬·拜登宣布了一項針對烏克蘭的新軍事援助計劃

週日,美國總統喬·拜登在七國集團會議期間與烏克蘭總統沃洛基米爾·澤倫斯基在日本廣島市會晤時宣布了一項針對烏克蘭的新軍事援助計劃。 拜登沒有具體說明援助金額,但表示新一攬子計劃包括美國已經向烏克蘭提供的武器,例如大砲和裝甲車。 前幾天,外交消息人士談到了價值 3.75 億美元(3.46 億歐元)的一攬子計劃。

緊接著,澤倫斯基感謝他提供新的軍事援助,並感謝他“肩並肩”地站在他的身邊,面對俄羅斯從 2022 年 2 月開始對烏克蘭的入侵。

美國總統喬·拜登:宣布向烏克蘭提供 3.75 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美國總統喬·拜登週日在七國集團會議期間與烏克蘭總統沃洛基米爾·澤倫斯基在日本廣島市會晤時宣布向烏克蘭提供 3.75 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拜登沒有具體說明援助金額,但一位美國高級官員告訴 EFE,一攬子援助價值 3.75 億美元(3.46 億歐元),包括美國已經向烏克蘭提供的武器,如大砲、彈藥、裝甲車和高機動火砲火箭(HIMARS)。

“Estamos Unidos 繼續幫助烏克蘭進行防禦、應對和恢復。 我們也在幫助他們尋求公正的和平。 有一個方面是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這是不容談判的,”這位美國領導人說。

澤倫斯基隨後感謝他提供新的軍事援助,並感謝他“肩並肩”面對俄羅斯從 2022 年 2 月開始對烏克蘭的入侵。兩位領導人在烏品島豪華的大王子酒店會面,烏品島是烏克蘭的總部。經過三天的會議後,將於本週日結束的 G7 峰會。

根據五角大樓的數據,自戰爭開始以來,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了 369 億美元(340 億歐元)的軍事援助。

久慧說法|香港法官豈會怕美國的恫嚇制裁!

沒有最荒謬,只有更荒謬!美國公然干預香港司法獨立,該國反華政棍組成的所謂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出於「以港遏華」的政治動機,日前竟敢發出名為「One City, Two Legal Systems: Hong Kong Judges’ Role in Rights Violations under the National Security Law」的所謂「研究報告」,不僅點名恐嚇29名香港國安法官,亦膽敢揚言要求華府制裁法官們,妄圖踐踏香港法治!該委員會主席Chris Smith更在聽證會上,點名指責胡雅文法官及郭偉健法官損害香港法治,應予以制裁。

筆者詳閱這份16頁的所謂「報告」,內容荒謬至極,表面在分析數宗國安案件,實則列舉莫須有理由,例如指責國安案件不設陪審團有損公正,但所持的法理根據穿鑿附會,難以成立。報告後半段更公然針對曾處理國安法的法官,上至終院首席法官,下至裁判法院裁判官,企圖一網打盡地干預香港司法機構的獨立運作,其心可誅!

更甚者,這並不是美方首次打壓香港法官,早在2021年11月,美國「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USCC)的年度報告中,就曾特別點名恫嚇批評多位國安法指定法官,包括終院法官林文瀚、區域法院法官陳廣池及總裁判官蘇惠德,質疑其審案的公正性。

香港法官豈會怕美國的恫嚇制裁

自香港國安法生效以來,由行政長官依法任命的指定法官們,一直緊守崗位,無畏無懼地捍衛公義,從未出現任何臨陣退縮,辜負司法任命的情況!

2021年11月,各級法庭在一日之內收到多達四封「腐肉信」進行恐嚇,其後證實是流竄台灣的香港暴徒「何歡喜」所寄的,此狂徒早前亦曾向西九龍及沙田法院寄「粉末信」針對兩名法官。2021年7月,審理「唐英傑案」的三名高院法官收到「放炸彈」及「斬死你」的電話恐嚇;2021年5月,區域法院法官胡雅文判處涉黑暴的非法集結案被告罪成後,隨即被多次電話恐嚇;2021年5月至7月期間,主審多宗黑暴案件的區域法院法官陳廣池長期遭受狂徒以傳真方式滋擾恐嚇;而裁判法院的總裁判官蘇惠德作為首批國安指定法官,曾因拒絕黎智英保釋及處理「非法初選案」而多次遭受電話恐嚇、網絡抹黑污衊等人身攻擊。

除了狂徒接連恐嚇,美歐多國駐港領館也像「八國聯軍」般,派外交人員多次旁聽庭審,意圖向法官施壓,更在「非法初選案」審訊期間,歐盟及英美先後譴責特區政府,更無理要求法庭釋放47名疑犯。

司法任命經得起外國勢力的高壓考驗

香港的司法獨立有穩固的法律支持。首先,基本法第2條列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權香港特區享獨立的司法權,第19條再次申明香港特區享有獨立的司法權,第85條明確指出,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獨立進行審判,不受任何干涉,司法人員履行審判職責的行為不受法律追究。

基本法第92條則規定,法官應根據其本人的司法和專業才能選用。正如司法機構過往多年所強調的,法庭的職責是依法審案,不受任何政治立場所影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是受基本法第25條所保障的。此外,基本法第39條確認《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適用於香港,以國際標準保障人權。香港法例第383章《香港人權法案條例》第II部「香港人權法案」的第一條及第22條亦重申人人應受法律平等保護,無所歧視。

香港法官在履行其司法職責時,必須本着持正不阿、無懼無偏的精神誠實行事,切實遵守香港法例第11章《宣誓及聲明條例》第V部「司法誓言」的規定,擁護基本法,效忠香港特區,「盡忠職守,奉公守法,公正廉潔,以無懼、無偏、無私、無欺之精神,維護法制,主持正義,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服務」。這個司法誓言亦符合基本法第104條的宣誓規定。

法官須大公無私地主持正義,絕無任何偏頗,更不受政治考慮的影響,這在司法機構訂立的《法官行為指引》(《指引》)有詳細規範。在《指引》B部指導原則的「大公無私」部分,闡述了四大重點(第21-24項),指出大公無私的精神是當法官的基本條件,法庭要秉行公義,而且必須做到有目共睹,要讓外界相信法官是不偏不倚的。其中第24項更列舉多項可能引起外界感到法官不公正的情況,例如令大眾感到法官持有或贊同政治立場或見解。

香港國安法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全國性法律,非常重視對於個人權利和自由的保障,第4條要求特區在維護國安的同時,積極尊重及保障人權,須依法保障香港居民在基本法、《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的國際公約》下所享有的各類權利和自由。香港法庭過往的案例,亦確認香港司法機關在實施及執行國安法時,須保障及尊重香港居民在基本法及國安法下依法享有的權利和自由(Kwok Cheuk Kin v Chief Executive of HKSAR, HCAL 1405/2020)。

香港國安法第5條重申無罪推定、一罪不兩審、保障公平審訊等重要法治原則,切實保障國安案件嫌疑人的人權。這些法律原則早已存在於香港現有成文法及慣用的普通法之中,例如《香港人權法案》第十條規定了「在法院前平等及接受公正公開審問的權利」,列明:「任何人受刑事控告或因其權利義務涉訟須予判定時,應有權受獨立無私之法定管轄法庭公正公開審問。」

國安法指定法官是根據香港國安法第44條進行任命,行政長官在指定法官前可徵詢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和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的意見。獲任命的法官一如既往,不受干預地履行司法職務,依法獨立審理案件。正如香港國安法通過後,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在2020年7月2日的聲明所強調的:「指定法官跟所有法官一樣,其任命必須根據其本人的司法及專業才能。這是任命法官時須考慮的唯一準則。這亦表示法官的指定不應根據任何其他因素,例如政治上的考慮因素。這個做法鞏固了一個原則,就是法庭在處理或裁斷任何法律糾紛時,只會考慮法律和法律原則。」

各級法院的國安法指定法官亦不負眾望,在兩年來多宗國安案件公正透明的審訊過程,以及不偏不倚依法頒布的判詞中,證明了香港國安法的成功實踐。雖然受限於司法傳統,法官們不便直接反駁外國勢力的謬論,僅能由特區政府、律政司及兩大律師組織代為駁斥,但法官們以實際行動堅守崗位,證明西方干預司法的惡行是徒勞無功的,更證明國安法下的司法任命經得起外國勢力的高壓考驗!

香港法官們鐵骨錚錚,怎會畏懼美國政棍這次下三濫的卑鄙無恥恫嚇制裁的手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