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ka one one

Posts Tagged ‘ deepseek

DeepSeek︱以國安為由 澳洲禁止在政府設備使用

澳洲以國安為由禁止在政府設備使用DeepSeek。 路透社

內地人工智慧(AI)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憑借較低成本和高性能引起廣泛關注。這款應用程式發布後,迅速登頂下載排行榜,但對其安全性的質疑也隨之浮現。繼美國及意大利等歐美國家,澳洲亦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在政府設備上使用Deepseek。

強調非針對單一國家

綜合外媒報道,澳洲周二(4日)宣布,基於國家安全考慮,所有DeepSeek產品、應用程式和服務將立即從政府系統中移除。內政部長伯克(Tony Burke)稱,澳洲情報機構的威脅評估認為,DeepSeek相關技術將構成不可接受的風險。

伯克還強調,上述決定是基於風險評估,而非針對某個國家,旨在保護澳洲政府及其資產免受風險。

澳洲政府網絡安全特使查爾頓(Andrew Charlton)接受澳洲廣播公司(ABC)採訪時說,用戶使用DeepSeek時上傳的信息「可能無法被妥善保護」,並警告DeepSeek等應用「可能會讓用戶面臨惡意軟件的風險」。

此前,除了澳洲,美國、意大利等國已下令禁止在政府設備上使用DeepSeek。英國、法國、德國、荷蘭、愛爾蘭、日本、韓國及印度等國正仔細審查DeepSeek所帶來的數據隱患。

澳洲總理莫里森政府曾在2018年禁止中國通信設備巨頭華為參與其5G網絡建設,引發堪培拉與北京之間的外交爭端。中國政府在2021年對澳洲出口商品實施非正式貿易制裁,這場爭端最終在阿爾巴尼斯政府上台後,才逐漸緩解。

DeepSeek︱多國政府以國安理由圍堵封殺 外交部回應…

多國以國安理由封殺國產AI「DeepSeek」。

中國人工智能(AI)企業DeepSeek(深度求索)甫推出,即紅遍全球。多個國家包括意大利、澳州、印度、美國、日本、南韓等國家以國安理由,禁止或限制使用DeepSeek的消息,一些企業也屏蔽對DeepSeek的訪問。

外交部:反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

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今日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並依法保護數據隱私和安全,從來沒有也不會要求企業或個人以違法的形式採集或存儲數據。中方一貫反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的做法,同時中方也將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DeepSeek︱復工首日公司婉拒所有採訪 杭州辦公大樓成打卡點

復工首日DeepSeek婉拒所有採訪,杭州辦公大樓成打卡點。

春節期間全球最火爆的新聞之一莫過於中國DeepSeek的強勢崛起。昨日是節後復工首日,DeepSeek公司所在地杭州匯金國際大廈吸引不少媒體前來採訪,但全部被婉拒。春節期間,有不少人都來「打卡」,大廈的物業臨時提升了安保力度。

多間日韓媒體到訪

《廣州日報》報道,昨日上午8點半,陸續有媒體來訪,匯金國際大廈的物業臨時提升了安保力度,進入DeepSeek所在樓的所有人員都需要保安核實。除了少數本地媒體,這次來得最多的是日韓媒體,光韓國媒體就來了3間:韓國《世界日報》、韓國《文化日報》和韓國《EDaily》。據報日本《讀賣新聞》已經是第5次來訪,決心一定要採訪DeepSeek。不過,昨晨上午,經過物業的反饋,DeepSeek方面婉拒了所有採訪,稱將專注於自己的研究和發展。

《新民晚報》表示,匯金國際大廈前台負責接待的小馮表示,因為有保密協議,無法透露DeepSeek公司相關的具體信息。但他表示,春節值班期間,每天都有許多人慕名而來,大部分就是來簡單拍個照、打個卡,還包括不少外國人。他自己也下載了DeepSeek,「說實話,對我來說沒太多用處,但因為它,我第一次接觸了這類AI應用。」

DeepSeek︱關鍵人物潘梓正曾任NVIDIA  哈佛教授慨嘆美國「失了AI錢學森」

DeepSeek︱關鍵人物潘梓正曾任NVIDIA  哈佛教授慨嘆美國「失了AI錢學森」

中國科技初創公司DeepSeek(深度求索)爆火全球,顛覆美國在AI領域的主導地位,亦令人驚艷中國科技人才的巨大潛力。美國前國防計劃助理部長、哈佛大學教授艾里森近日在X平台透露,DeepSeek關鍵工程師潘梓正曾經任職輝達(Nvidia)實習生,慨嘆美國最終無辦法把他留下來。而輝達的高級研究員亦透露了當年潘梓正選擇離開美國而回中國加入 DeepSeek團隊的過程。

潘梓正2023年當輝達實習生  獲邀當全職員工卻推辭

艾里森在他的文章中直呼:「是誰錯失了DeepSeek?」他認為, DeepSeek本來有機會在美國誕生,因為DeepSeek爆紅R1模型的關鍵人物潘梓正本來就是輝達的實習生,他2023年夏季在輝達加州聖塔克拉拉的辦公室工作了四個月,同時在澳洲蒙納殊大學(Monash University)攻讀博士,最後獲得輝達賞識,送上一份全職合約。

加盟DeepSeek成第四名工程師  科技成果撼動美國全球AI主導地位

然而, 最終潘梓正決定離開美國,回到中國,並加入了DeepSeek成為這間初創公司的第四名工程師,亦因為如此造就了中國一次科技界突破,導致美國在AI領域主導地位動搖,相關公司市值蒸發1兆美元。

艾利森引述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專欄文章,指中國的工程師總數是美國的9倍,且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畢業生數量更是美國的15倍,提醒美國要培養人才,亦要流住人才,特別是中國的科技人才。

分析潘梓正離開美國原因:沒給發展機會

如何才能留住人才呢?艾里森分析潘梓正最終選擇回流中國的原因,就是「矽谷公司未能在美國為他提供發展的機會」。而這也不是美國第一次失去關鍵科技人才了。艾利森特別舉例接受在美國教育的航太工程師錢學森,就是因為政治問題而被逼離開美國。當年有指錢學森申請入籍美國不獲批,於1955年更被美國驅逐出境。

錢學森回到中國後受到了最高規格的禮遇,其後領導成功打造「兩彈一星」,令中國躍身核武大國,並擁有可與美國匹敵的洲際飛彈。

艾里森慨嘆,潘梓正並不是美國第一個失去的超級天才,也不會是最後一個,「這也提醒著我們,美國必須認真看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包括來自中國的人才,尤其在中美科技競賽中。」

輝達前輩為潘梓正感開心

輝達高級研究科學家禹之鼎最近也分享了對潘梓正回國的看法。他說,潘梓正是輝達2023年夏季的實習生,而當時的 DeepSeek多模態團隊只有3個人,不過潘梓正最後毫不猶豫選擇了後者,他為潘梓正今日的成果感到高興。

禹之鼎形容, 潘梓正參與包括DeepSeek-VL2、Deepseek-V3和Deepseek-R1等多個關鍵項目,發揮了重要貢獻,這是他近年來看到的一個典型例子:很多最優秀的人才都來自中國,而這些人才並不一定只能在美國公司取得成功,「相反,我們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據報道,潘梓正在哈爾濱工業大學軟件工程學士學位,在阿德萊德大學獲電腦科學碩士,2021年加入蒙納許大學ZIP Lab攻讀電腦科學博士。博士期間,他專注研究深度神經網絡效率,包括模型部署、Transformer架構優化、注意力機制、推理加速和內存高效訓練等。

潘梓正2024年全職加入DeepSeek擔任研究員。在DeepSeek在App Store下載榜登頂第一時,他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感受稱:「這一刻對我來說真是太精采了。」